多層交換在網管中也有很廣泛的應用,這裡我們給大家講解一下網管中多層交換技術的綜合應用,讓大家對此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多層交換(MLS:Multilayer Switching)為Catalyst 5000系列LAN交換提供高效能的第三層交換。多層交換技術利用進階的針對具體應用程式的整合電路交換硬體在子網間交換IP資料包,並使用標準的路由協議被用來確定路由(涉及OSPF、EIGRP、RIP等路由協議)。
通過多層交換技術基於硬體的第三層交換技術可以解脫路由器在共用媒體網路技術上轉寄“單點傳送IP”資料包而增加的工作負載。每當在兩個主機之間存在一個部分或完全的交換路徑時,資料包將轉由第三層交換功能轉寄。而那些不具備到達他們目的地的部分或者完全交換路徑的資料包,則仍然使用路由器來實現轉寄。此外,多層交換同時也提供資料流統計功能,並把這種功能作為其交換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統計資訊被用來識別資料流特徵,可用於網路管理、計劃和故障排除操作。
功能優勢
多層交換技術具有許多區別於其他網管技術的鮮明特徵,因此在應用於網管用途時,也有著其獨具的優勢。
透明性:無需修改端點系統以及對子網重新編號,它能與DHCP協同工作,也無需新的路由協議。
快速收斂:利用這項功能,使用者可以藉助硬體協助對於資訊流的條目執行失效操作,以回應路由失靈和路由拓撲結構的變化。
恢複能力:提供HSRP的優點,但是不需要附加配置。利用這一功能特徵,當主路由器離線後可以將交換透明地切換到熱備路由器,這就消除了在網路上單點失靈的問題。
記賬功能和資料流管理:利用這一功能,使用者可以查看資料流的交換情況,這將有助於排除故障,進行資料流管理和執行集中帳號功能。
網路設定更為簡化:利用這一功能,可使使用者的網路加速,但又保留現已存在的子網結構。利用這一功能,使得在企業內的網路設計中,不用再考慮第三層網路段的數目。
工作群組間的快速串連性:通過Intranet和多媒體應用程式,滿足對工作群組間對於串連性的更高效能要求。通過菜單多層交換技術使用者可以在同一平台上擷取交換和路由兩方面的好處。
訪問伺服器群的媒體速度:利用這一功能,使用者不需要將多個VLAN的伺服器集中管理也能獲得直接連接。通過逐個以資訊流為基礎而提供安全性,使用者可以控制對伺服器的存取,可以基於子網編號和傳輸層應用程式連接埠過濾資料流,而不會對第三層的交換效能而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