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網遊公司專案管理病因分析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面對本公司遊戲市場運營策略的一再調整,之前所上的BI(商業智慧)項目,根本無法滿足現在的多樣化需求,如果二次開發,成本費會很高,如果就此棄之,又很可惜。
BI項目的“病態”
  空間網路公司的一款大型網路遊戲自2006年3月上線後,獲得了市場良好的反應,到現在,已經擴充到了6個地區6組伺服器。
 
  作為公司CIO的李培,深感要保持現在良好形勢的壓力,於是,在2006年8月份,請示了老總後,決定實施BI(商業智慧)項目。
 
  之所以準備上BI項目,是因為李培考慮到:網路遊戲在初期,需要好的創意、策劃、美工、程式等,但是到了一定的階段後,主要的挑戰將會是遊戲(角色)的平衡性和玩家的心態,平衡性決定了玩家是否會長期參與遊戲。處理不當有可能會失去大量的遊戲玩家。
 
  李培的想法是:利用BI定期收集遊戲中部分玩家的曆史資料。把曆史資料經過抽取、轉換,匯入資料倉儲。然後進一步匯入多維資料庫。用BI搭建分析平台。通過網路、遊戲廠商或電訊廠商可以隨時察看分析結果,從而獲得遊戲平衡性的統計,監控遊戲中的行為,掌握玩家動態,給予遊戲的Bug、存在的平衡問題和地區營銷策略做分析和調整。
 
  李培的這個策劃得到老總的大力支援,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正是這個項目,日後出現了諸多“病態”。
 
  首先,項目策劃是在遊戲運營初期,但遊戲入市後,運營策略一再調整,策劃時項目是按某地區伺服器去統計玩家的行為,得出分析結果,可實際情況卻是,很多玩家都集中在幾個熱鬧的伺服器組,地區的界限已經不存在,例如:很多不同地區的玩家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伺服器組。
 
  這對於針對地區分析並調整營銷策略計劃的項目模組來說,成了問題。
 
  再者,網路遊戲市場多變,策略不斷調整。起初的全收費模式現在已經改變為免費和收費同時存在的方式。以前的項目策劃卻沒有明細區分,而得到免費和收費玩家的不同行為分析從而調整遊戲運營又是至關重要的。
 
  還有,最初的專案規劃和立項分析,因為重點放在了遊戲本身的策略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出現了一些失誤。例如:當時公司的業務處理系統並不完善,資料來源和資料品質成了問題;沒有重視其他部門對BI所需的決策分析系統等。
 
  怎麼“治病”
  李培為此和項目開發公司聯絡過,如果進行二次開發,第一,項目費用會增加很多,遠超出預算。另外,網遊市場不斷變化造成運營策略不斷調整,以後的再開發怎麼辦?如果公司增加IT研發力度,不僅是成本問題,開發公司只會把此系統的資料流程告訴你,不會涉及到代碼的內容,這為以後的再次開發提高了難度。
相關文章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