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著作權 等等 一個 系統架構 ide 中文 需要 必須 魅族
互連網的發展讓移動端開發很受歡迎,如今很多企業都開發了手機APP,今天司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移動端開發的相關知識。
移動開發也稱為手機開發或叫做移動互連網開發。是指以手機、PDA、UMPC等便攜終端為基礎,進行相應的開發工作,由於這些隨身裝置基本都採用無線上網的方式,因此,業內也稱作為無線開發。
一 移動平台主流都是哪些 ?
iOS
iOS是由蘋果公司為iPhone、iPod touch以及iPad開發的閉源作業系統。就像其基於的Mac OS X作業系統一樣,它也是以Darwin為基礎的。原本這個系統名為iPhone OS,直到2010年6月7日WWDC大會上宣布改名為iOS。iOS的系統結構分為四個層次:核心作業系統(the Core OS layer),核心服務層(the Core Services layer),媒體層(the Media layer),Cocoa 觸摸架構層(the Cocoa Touch layer)。
支援生產商:蘋果。
開發語言:objective-c,swift
主要開發工具:Xcode
設計規範: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中文翻譯
開發方向:逆向開發,App應用開發
安卓
Android是Google於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於Linux平台的開源手機作業系統,該平台由作業系統、中介軟體、使用者介面和應用軟體組成 [18] 。
Android一詞的本義指“機器人”。同時也Android的系統架構和其作業系統一樣,採用了分層的架構。從架構圖看,Android分為四個層,從高層到低層分別是應用程式層、應用程式架構層、系統運行庫層和Linux核心層。
Android在正式發行之前,最開始擁有兩個自我裝載版本,並且以著名的機器人名稱來對其進行命名。
它們分別是:阿童木(AndroidBeta),發條機器人(Android 1.0)。
後來由於涉及到著作權問題,Google將其命名規則變更為用甜點作為它們系統版本的代號的命名方法。甜點命名法開始於Android 1.5發布的時候。
作為每個版本代表的甜點的尺寸越變越大,然後按照26個字母數序:紙杯蛋糕(Android 1.5),甜甜圈(Android 1.6),鬆餅(Android 2.0/2.1),凍優酪乳(Android 2.2),薑餅(Android 2.3),蜂巢(Android 3.0、Android 3.1和Android 3.2),冰激淩三明治(Android 4.0),果凍豆(Jelly Bean,Android4.1、Android 4.2和Android 4.3,以及棒棒糖(Android5.0)。使用者可通過ROOT獲得更好的體驗。
代表支援生產商:三星、小米、華為、魅族、中興、摩托羅拉、HTC、LG、索尼。
二 移動開發有哪些方式 ?
1 Native App: 本地應用程式(原生App)
Native APP 指的是原生程式,一般依託於作業系統,有很強的互動,是一個完整的App,可拓展性強,需要使用者下載安裝使用。(簡單來說,原生應用是特別為某種作業系統開發的,比如iOS、Android、黑莓等等,它們是在各自的行動裝置上啟動並執行)
2 Web App:網頁應用程式(移動web)
Web App 指採用Html5語言寫出的App,不需要下載安裝。類似於現在所說的輕應用。生存在瀏覽器中的應用,基本上可以說是觸屏版的網頁應用。(Web應用本質上是為行動瀏覽器設計的基於Web的應用,它們是用普通Web開發語言開發的,可以在各種智能手機瀏覽器上運行)
3 Hybrid App:混合應用程式(混合App)
Hybrid APP指的是半原生半Web的混合類App。需要下載安裝,看上去類似Native App,但只有很少的UI Web View,訪問的內容是 Web 。
混合應用程式讓開發人員可以把HTML5應用程式嵌入到一個細薄的原生容器裡面,集原生應用程式和HTML5應用程式的優點(及缺點)於一體。
混合應用大家都知道是原生應用和Web應用的結合體,採用了原生應用的一部分、Web應用的一部分,所以必須在部分在裝置上運行、部分在Web上運行。不過混合應用中比例很自由,比如Web 佔90%,原生佔10%;或者各佔50%。
手機APP開發之移動端開發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