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衝浪後,系統中總會遺留很多的垃圾需要清理,其中包括IE臨時檔案、記錄以及Cookies等等。如果每次都使用手工方法清除則比較麻煩,其實我們只要利用Windows 2000/XP的關機和登出指令碼就可以實現自動清理。
清除IE臨時檔案
為了加快訪問速度,IE會將曾經瀏覽過的網頁等內容存放在Temporary Internet Files檔案夾中。如果我們不希望他人從這裡窺視自己的秘密,可以利用關機指令碼讓系統自動在關機前進行清理,這裡介紹一下具體的操作(以Windows XP為例)。
在“C:WindowsSystem32GroupPolicyMachineScriptsShutdown”目錄下,建立一個批次檔Cleanup.bat,內容可根據需要編寫。清除IE臨時檔案的命令為“DEL/Q/S "C:Documents and Settings<使用者名稱>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其中參數/Q表示使用安靜模式,即刪除全域萬用字元時,不要求確認;參數/S表示從所有子目錄刪除檔案。
單擊“開始” “運行”,在運行命令框中輸入“Gpedit.msc”,開啟組策略視窗。在左側的主控台樹狀目錄窗格中,依次展開“電腦配置” “Windows設定” “指令碼(啟動/關機)”節點(如圖1),雙擊右側詳細資料窗格中的“關機”項目,在彈出的“關機屬性”對話方塊中點擊“添加”按鈕,將Cleanup.bat添加為新的電腦關機指令碼。設定完成後,退出組策略視窗,重新啟動電腦即可。
圖1 具體設定
清除Cookies
Cookies是一些小文字檔,用於儲存諸如網址、登入使用者名稱、密碼或設定檔、身份識別等資訊。Cookies可以讓我們更加方便地登入某些網站,但是同時也容易造成個人隱私的泄露,因此有必要及時對電腦中的Cookies進行清理。在Cleanup.bat批次檔中添加清除Cookies的命令“DEL/Q "C:Documents and Settings<使用者名稱>Cookies"”即可。
清除IE記錄
清除IE記錄通常的方法是“Internet選項” “常規” “清除記錄”。不過,我們同樣可以利用關機指令碼來實現自動清理。在前面建立的Cleanup.bat批次檔中添加一條命令“DEL/Q/S "C:Documents and Settings<使用者名稱>Local SettingsHistory"”即可。
清除IE地址欄記錄
前面清除的IE記錄還不夠徹底,當我們在IE地址欄中輸入與曾經輸入過的URL一樣的字串時,仍會顯示出相關的網址記錄。要想清除這些記錄,則必須將註冊表[HKEY CURRENT 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TypedURLs]分支下的索引值全部刪除。
用記事本建立一個指令檔,指令碼內容如下:
Dim WSHShell
Set WSHShell = WScript.CreateObject("WScript.Shell")
WSHShell.RegWrite "HKCU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TypedURLs", ""WSHShell.Reg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TypedURLs"上述指令碼共有四句:第一句定義一個變數WSHShell,第二句建立一個對象,第三句寫入註冊表,如果註冊表中不存在該項,執行指令碼時會出現錯誤提示。輸入以上內容後將其儲存為Cleanup.vbs。注意,尾碼名一定要是vbs,這樣才能保證指令碼的正常執行。
編寫完成後,在組策略視窗中依次展開“使用者配置”“Windows設定”“指令碼(登入/登出)”節點,雙擊右側邊窗格中的“登出”項目,在彈出的“登出屬性”對話方塊中點擊“添加”按鈕,將Cleanup.vbs添加為登出指令碼(如圖2)。這樣,當電腦登出或關機時就會自動清除IE地址欄記錄。
圖2 添加為登出指令碼
前面介紹了利用關機和登出指令碼自動清理上網痕迹的方法,如果你還有其它的項目需要清理,也可以參照上述方法。這裡要提醒讀者的是,利用指令碼實現自動清理前,最好先用手工方式徹底清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