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電腦基礎 電腦系統 central 伺服器 控制器
基礎知識
1、電腦系統的組成如所示:
650) this.width=650;" src="http://s2.51cto.com/wyfs02/M01/84/8D/wKiom1eUb_7h1WnkAAHg_rgCVOk750.png" title="QQ20160724153555.png" alt="wKiom1eUb_7h1WnkAAHg_rgCVOk750.png" />
2、現代電腦的5大基本組件:
運算器、控制器、儲存空間、輸入裝置、輸出裝置
現在我們把運算器和控制器統稱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3、一些常用的專用名詞:
主頻:cpu的時鐘頻率,是cpu運算時的工作的頻率的簡稱。單位是HZ
外頻:系統匯流排的工作頻率,cpu與外部(主板晶片集)互動資料、指令的工作時鐘頻率
倍頻:倍頻則是指CPU外頻與主頻相差的倍數
三者關係是:主頻=外頻x倍頻。
快取:高速交換的儲存空間。有一級,二級,三級 (L1,L2,L3)
記憶體匯流排速度:一般等同於CPU的外頻,指CPU與二級(L2)快取和記憶體之間通訊速度
地址匯流排寬度:決定了CPU可以訪問的物理地址空間 4G=2^32bit
4、伺服器按照CPU體系架構的分類
1、非X86伺服器:使用RISC(精簡指令集)
2、X86伺服器:複雜指令集,即通常所講的PC伺服器
5、伺服器硬體一般包括:CPU、主板、記憶體、硬碟(主流介面為SATA和SAS)、陣列卡、電源、顯卡、網卡
熱插拔技術、機櫃
6、儲存基礎知識:儲存網路;用於存放資料資訊的裝置和介質,是電腦系統的外部儲存,資料可安全存放,長期駐留。
儲存網路:
DAS----直接連接儲存(Direct Attached Storage
NAS-----網路連接儲存裝置(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SAN-----存放區域網路(Storage Area Networks)
7、OS即作業系統:作業系統最主要的6大功能:
硬體驅動、進程管理、記憶體管理、網路管理、安全管理、檔案管理
8、作業系統的分類:
伺服器OS:RHEL,centos,Windows server,AIX
案頭OS:Windows 10,Windows 7,Fedora
行動裝置OS:Android,IOS,yunOS
9、開發介面標準概念:
ABI: 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
ABI描述了應用程式與OS之間的底層介面,允許編譯好的目標代碼在使用相容ABI的系統中
無需改動就能運行。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定義了原始碼和庫之間的介面,因此同樣的原始碼可以在支援這個API的任何系統中編譯。
POSIX: 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IEEE在作業系統上定義的一系列API標準
POSIX相容的程式可在其它POSIX作業系統編譯執行
10、運行程式格式:
Windows: EXE,dll(dynamic link library),lib
Linux: ELF,so(shared object),.a
11、程式設計語言分類:
低級語言:
機器語言:0和1
組合語言:和機器語言--對應,與硬體相關的特有代碼、驅動程式開發
中級語言:C
系統級應用、驅動程式
進階語言:Java、object-C、Python、PHP
應用級程式開發
12、伺服器三大作業系統
Windows:
Linux:GUN/Linux
Unix:
system:(Bell Lab)
AIX(IBM)
Solaris(SUN)
HP-UX(HP)
BSD:(BSRG)Berkeley system distribution
NetBSD
OpenBSD
FreeBSD
13、完整意義上的Linux稱為:Linux核心+GUN工具
14、Linux發行版
slackware:opensuse、SUSE
redhat:redhat enterprise Linux、centos、Fedora
debian:Ubuntu、mint
archLinux
gentoo
LFS
Android
15、Linux哲學思想:
一切都是一個檔案(包括硬體)
小型,單一用途的程式
連結程式,共同完成複雜的任務
避免令人困惑的使用者介面
配置資料存放區在文本中
本文出自 “似水流年” 部落格,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sixijie123.blog.51cto.com/11880770/1829371
電腦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