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下面程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5]={0,1,2,3,4};
cout<<a<<endl;
cout<<&a<<endl;
cout<<a+1<<endl;
cout<<&a+1<<endl;
return 0;
}
運行結果:
0012FF6C
0012FF6C
0012FF70
0012FF80
解析:(1)a是數組名,代表數組第一個元素地址,a+1是數組第二個元素的地址。
(2)&a是表示取整個數組的地址,&a+1代表示一次移動一個數組長度。
再看一道經典的面試題: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5]={1,2,3,4,5};
int *ptr1=(int*)(&a+1);
int *ptr2=(int*)((int)a+1);
cout<<ptr1[-1]<<"\t"<<*ptr2<<endl;
return 0;
}
運行結果
5 33554432
即十六進位輸出結果:5 2000000
解析:(1)&a+1數組最後元素的下一個地址,所以ptr1[-1]相當於*[ptr-1]即5。
(2)(int)a+1,因為強制轉換運算子高於算術運算子,所以相當於((int)a)+1;(int)a就是將數組的第一個元素的地址轉換為整數類型,
(3)大小端儲存模式。
大端模式:字資料的高位元組儲存在低地址中,而字資料的低位元組則存放在高地址中。
小端模式:字資料的高位元組儲存在高地址中,而字資料的低位元組則存放在低地址中。
顯然這裡採取的小端模式。
參考:
(1)《高品質程式設計指南 —C++/C語言》 林銳編著
(2)http://www.cnblogs.com/loogn/archive/2012/01/16/2323952.html
(3)http://blog.csdn.net/seton040/article/details/476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