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現在 print 語言 ref size 就會 儲存 知識 ima
上一節:C語言編程之《輸出帶有顏色
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瞭解到讓電腦說話是用“printf”這個單詞,運用“printf”這個單詞我們就可以讓電腦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了。在學會了“說話”之後,我們來看一下如何讓電腦做數學運算,手心我們先讓電腦做“加法”,就先算1+2=?吧。
回想一下我們人類小時候爸爸媽媽如何教我們算1+2的呢?
媽媽說“左手給你一個蘋果,右手給你來個蘋果,現在一共有幾個蘋果呢?”我們在腦袋裡迅速的思考了一下,脫口而出“三個蘋果”。沒錯!我們用大腦首先記住了做左手有幾個蘋果,在用大腦記住了右手有幾個蘋果,次時媽媽問我們一共有幾個時,我們的大腦進行了非常快速的計算,將剛才記住的兩個數進行相加,得到結果,最後將計算出的結果說出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用大腦記住左手蘋果的數量
2)有大腦記住右手蘋果的數量
3)我們的大腦將兩個數字進行相加
4)得到結果
5)最後將結果輸出
在這之中,我們大腦一共進行了:
1)兩次輸入:分別是記錄左手和右手中蘋果的數量
2)儲存了3個值:分別是記錄左手和右手中蘋果的數量和相加的值
3)進行了一次計算:相加
4)進行了一次輸出:把相加的結果輸出
那我們如何讓電腦做加法你?同樣也需要做以上幾步。
首先我們來解決如何讓電腦像我們的大腦一樣記住一個數字。
其實電腦的大腦就像一個“摩天大廈”,有很多一間一間的“小房子”,電腦就把需要記住的數放在“小房子”裡面,一個“小房子”只能放一個數,這樣電腦就可以記住很多數了。我們來看一看,具體怎樣操作。
“=”賦值符號的作用就相當於一隻手,把數字發到小盒子中。
int a,b,c;
這句話,就代表在電腦的“摩天大廈”中申請三個名字分別叫做a,b和c的三間小房子。(注意:int和a之間有一個空格,a與b與c之間分別用逗號隔開,末尾有一個分號表示結束。)
接下來,我們讓“小房子a”和“小房子b”分別去記錄兩個數字1和2,具體如下:
a=1;b=2;
說明:此處有一個“=”號,這可不是“等於”號,他叫做“給與”號(也稱作賦值號),他類似於一個箭頭,意思是把“=”號右邊的內容給“=”號左邊的。例如把1這個數給a,這樣一來電腦就知道“小房子a”裡面儲存的是數字1了。
然後,“小房子a”和“小房子b”裡面的數相加,將其結果再放到“小房子c“中。
c=a+b;
這個式子計算將會分為兩步執行。第一步講a+b算出來,第二部再講a+b的值賦給“=”右邊的c。
至此,就差不多完成,我們總結一下
int a,b,c;a=1;b=2;c=a+b;
很多童鞋是不是以為,現在就全部完成了?你忘了一個最重要的一步:把答案輸出!
我們來回憶一下,應該如何讓電腦把結果輸出呢?
對,使用printf語句。那怎麼把“小房子c”裡面儲存的數輸出呢?根據我們上一節學的知識,我們只要把要輸出的內容,放在雙引號裡面就可以了,如下:
printf("c");
那你猜次時電腦會輸出什嗎?
對,無情的輸出一個c。
那怎麼樣輸出c裡面存的值呢?
這時我們需要另外一個人出場了
噹噹噹噹~
%d
%d其實是一個“討債的”或者也可以說是“要飯的”。他的專職工作即使向別人“要錢”!那我們應該怎麼使用它呢?
printf("%d",c);
將%d放在雙引號之間,把“小房子c”放在雙引號後面,並且用逗號隔開。
這時printf發現雙引號裡面是個“討債的”,printf就知道,此時需要輸出一個具體的數值了,而不再是一個符號。printf就會向雙引號後面的“小房子c”索取具體的數值了。
好了,最後加上C語言代碼架構,電腦做加法的完整代碼如下:
#include#includeint main(){int a,b,c;a=1;b=2;c=a+b;printf("%d",c);return 0;}
C語言編程之《用電腦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