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
“我建立這個網站不是為了錢,我更希望我的網站所傳遞的價值能夠影響更多的人。”楊鎖民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帶著一種複雜的感情的,他所建立的中國汽車資源網(以下簡稱汽車網),目前處於一種發展不大、進退猶豫的矛盾狀態。
楊鎖民的汽車網創辦於2002年,這個時段正是互連網經濟從寒冬開始複蘇的階段,而此時他恰好剛從新華社辭去記者的職務。從新華社辭職後,他一直在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為何他以前待過的單位都不適合他?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他終於突破了出來,“原來是自己不太想在別人手下幹事和受到束縛。”
和汽車行業網站結緣,楊鎖民認為是很自然的事情,他在新華社做記者的時候跑得是汽車口,那時候結識了大量的同行和汽車企業人士,“有可利用的資源,做起事情來難度也會降低”;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從1998年就開始接觸網路,一下子就被網路的那種自由的氣氛所感染。在這種背景下,一個突然的想法從他的腦海中閃現,“何不把這兩者結合起來自己建立一個網站呢?”楊鎖民的言語中仍然能讓人感受他當時的興奮,就這樣,開始了他的創業。
其實創業的過程並不是想象的那麼容易,特別是在資金上,楊鎖民深有體會:“很累!尤其是在剛開始的時候,網站要開支,人員要開工資,更重要的是拿不到錢,自己的價值無法體現,那真是一個急啊!”其實這與當時互連網創業的大環境有莫大的關係,2002年中國的互連網界,仍然被網路泡沫破滅後的陰霾籠罩著,這絲絲寒意讓風險投資、廣告業主對網路經濟駐足觀望,大量的網路公司因為經受不了這種“嚴寒”的考驗,紛紛的破產消失掉了。不過楊鎖民的公司並沒有經受很大的磨難,“我們活的還是比較輕鬆的”,他似乎還有點得意。原來他公司的廣告主要來自於他以前工作的那個圈子,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情關係看重的社會,有時候它的出現確實能夠戰勝市場的力量。
目前w eb 2.0概念流行,互連網創業熱情再次高漲,在此背景下第二代上市的互連網公司一下子創造了多個百萬、千萬富翁,一些公司也獲得高額的風險投資。不過,楊鎖民對此卻沒有很強烈的熱情,而是對風險投資充滿著文人的顧慮,“風險投資不是來旅遊觀光的,它們的目的就是快速的擷取高額回報;我不想為了這個,使我的網站變成一個福士化的東西,倘若這樣,我寧願保持現在這種狀況。”
這也許是與他文人的背景相關,“當你工資有一兩萬時,再給你一兩千就沒有什麼感覺了,更多的應該是實現內在的一些東西。”他帶有鄙夷地指出,網路流量和報紙的發行量一樣,只有少數人知道,現在網路的流量是為了廣告、圈錢和上市服務的,他不想注重流量這個東西。這就使人不難理解,對目前片面地以流量的大小來認定網站是否有投放廣告、進行風險投資潛力的企業來說,他們當然不會選擇一個流量不大的網站去“燒”掉他們手中的錢。
儘管這樣,但這並不代表楊鎖民和他的網站不想引入投資,“當然想發展,誰不想把處於‘大排檔’中的一個‘小攤位’發展成為‘大排檔”呢。”楊鎖民停了停,他說他當初也想把網站做成像新浪那種巨無霸,但由於缺少資金的支援,從而形成了一個脫節,讓他的公司跟不上目前的發展趨勢,“很多該做的東西想做而做不了!”
對於未來,楊鎖民很希望能夠得到一些資金的資助,但最好不要改變目前網站的風格,如果有人有能力替他去做經營和管理的話,他很想去做回他的老本行———文字工作,“那樣,我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去做內容,就更能實現我想追求的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