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過我的許多電腦學科的老師幾乎都有缺乏實踐的問題.這些老師很多都只是理論型的,在課堂上講課的時候說的頭頭是道,但是一到了上機實驗或者自己用電腦進行示範的時候卻差強人意.有的老師連很基本的windows操作都不會,下面的同學大聲的指點,結果老師怕自己沒面子總是找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的無知.
有一次作業系統上機實驗,做的是記憶體配置的實驗,老師讓我們用C語言來做,她自己寫了個程式,是這次實驗的內容舉例,要求我們改寫.結果她的程式發到我們手上才發現簡直像剛學會C語言的菜鳥一樣,語法錯誤一大堆,邏輯上的錯誤就更別提了,看了這個程式根本就不明白到底要做什麼.結果許多同學將其輸入到了C語言的編譯環境中進行編譯,有50多處錯誤,光調試這些錯誤就花了我們很長時間,還不如自己重新寫.最主要的是我們把程式的錯誤給老師看並進行說明,老師又開始強詞奪理了,真是沒有辦法.後來我們自己上機做自己的程式出現了問題,找老師來講解,老師看到了錯誤說你空兩行重新編譯一下試試,我們當時就不行了,加幾個空行就能讓編譯通過?真是可笑!
也許年老的老師範這些錯誤也許情有可原,那麼年輕的老師呢?給我們上組合語言的是一個不到30歲的在讀博士生,按說不會應該出現這些問題,但還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們知道組合語言是比較難懂的,她從網上找來了一些課件,是html格式的,並在上課的時候用瀏覽器開啟給我們講解.但是由於人數太多,字型又太小,以至於後面的同學無法看到,就要求老師把字型變大一些.可是老師就是不知道在瀏覽器中怎樣調節字型大小,找了半天菜單,還是請同學上來幫著調,下面的同學馬上點擊查看菜單下面的字型大小,調節完畢.
還有其他的相關事件我就不說了,什麼使用PowerPrint做的課件不知道用PageUp和PageDown翻頁,粘貼代碼的時候竟然不點粘貼的那個按鈕而是屬性按鈕並抱怨這台機器不好使,不知道如何隱藏Office的助手或總以為我們還生活在ISDN和撥號的時候以為我們都不知道ADSL什麼的我也就不提了.
現在不是流行與時俱進嗎,那麼教電腦學科的老師就不能俱進一下嗎?多進行一下實踐,不用很多時間,每天只需一點時間實踐一下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到時候既不會出醜,也不用在同學面前狡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