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裝置群組成
電腦群組成部分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儲存空間、輸入裝置、輸出裝置這5部分組成。
650) this.width=650;" style="width:600px;height:160px;" src="http://s5.51cto.com/wyfs02/M01/83/49/wKiom1dvRDaAzzkrAAAhiGIZP9A981.png" title="ab.png" alt="wKiom1dvRDaAzzkrAAAhiGIZP9A981.png" height="160"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600" />
或者
650) this.width=650;" style="width:400px;height:205px;" src="http://s3.51cto.com/wyfs02/M01/83/48/wKioL1dvSl7y7V3mAAAzjSes2Js211.png" title="c.png" alt="wKioL1dvSl7y7V3mAAAzjSes2Js211.png" height="205"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400" />
名詞解析
cpu: 由運算器、控制器組成。CPU內又可分為兩個主要的單元,分別是:算數邏輯單元與控制單
元。其中算數邏輯單元主要負責程式運算與邏輯判斷,控制單元則主要在協調各周邊組件不各
單元間的工作。不同的微指令集會導致CPU工作效率的優劣,除了這點之外,CPU效能的比較還
有CPU的頻率。頻率就是CPU每秒鐘可以進行的工作次數,頻率越高表示這顆CPU單位時間內可
以作更多的事情。舉例來說,Intel的Core2Duo型號E8400的CPU頻率為3.0GHz,表示這顆CPU在
一秒內可以進行3.0x109次工作。
memory: 編址存放裝置。
io: 輸入輸出裝置,即與外部組件互動,比如網卡。
運算器:運算器由算數邏輯單位(ALU)、累加器、狀態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組等組成。算術邏輯運
算單元(ALU)的準系統為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與、或、非、異或等邏輯操作,以
及移位、求補等操作。電腦運行時,運算器的操作和操作種類由控制器決定。運算器處
理的資料來自儲存空間;處理後的結果資料通常送回儲存空間,或暫時寄存在運算器中。
與Control Unit共同組成了CPU的核心部分
存取器:儲存空間(Memory)是現代資訊技術中用於儲存資訊的記憶裝置。其概念很廣,有很多層
次,在數字系統中,只要能儲存位元據的都可以是儲存空間;在整合電路中,一個沒有
實物形式的具有儲存功能的電路也叫儲存空間,如RAM、FIFO等;在系統中,具有實物形式的
存放裝置也叫儲存空間,如記憶體條、TF卡等。電腦中全部資訊,包括輸入的未經處理資料、計算
機程式、中間運行結果和最終運行結果都儲存在儲存空間中。它根據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
取出資訊。有了儲存空間,電腦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電腦中的儲存空間按用
途儲存空間可分為主儲存空間(記憶體)和輔助儲存空間(外存),也有分為外部儲存空間和內部儲存
器的分類方法。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片等,能長期儲存資訊。記憶體指主板上的儲存部
件,用來存放當前正在執行的資料和程式,但僅用於暫時存放程式和資料,關閉電源或斷
電,資料會丟失。
控制器:由程式計數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解碼器、時序產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組成,它是發布命令
的“決策機構”,即完成協調和指揮整個電腦系統的操作。
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
概念:作業系統是使用者和電腦的介面,同時也是電腦硬體和其他軟體的介面。作業系統的功能
包括管理電腦系統的硬體、軟體及資料資源,控制程式運行,改善人機介面,為其它應用
軟體提供支援,讓電腦系統所有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提供各種形式的使用者介面,使
使用者有一個好的工作環境,為其它軟體的開發提供必要的服務和相應的介面等。實際上,使用者
是不用接觸作業系統的,作業系統管理著電腦硬體資源,同時按照應用程式的資源請求,分
配資源,如:劃分CPU時間,記憶體空間的開闢,調用印表機等。
主要功能:
進程管理(Processing management)
記憶體管理(Memory management)
檔案系統(File system)
網路通訊(Networking)
安全機制(Security)
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
驅動程式(Device drivers)
CPU架構類型
特點:CPU架構是CPU廠商給屬於同一系列的CPU產品定的一個規範,主要目的是為了區分
不同類型CPU的重要標示。目前市面上的CPU指令集分類主要分有兩大陣營,一個是
intel、AMD為首的複雜指令集CPU,另一個是以IBM、ARM為首的精簡指令集CPU。兩
個不同品牌的CPU,其產品的架構也不相同,例如,Intel、AMD的CPU是X86架構的,
而IBM公司的CPU是PowerPC架構,ARM公司是ARM架構。
效能:通常來講,在同系列微處理器,主頻越高就代表電腦的速度也越快,但對於不同類型的
處理器,它就只能作為一個參數來作參考。另外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
方面的效能指標。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
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因此主頻僅僅是CPU效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
代表CPU的整體效能。CPU頻率,就是CPU的時鐘頻率,簡單說是CPU運算時的工作的頻
率(1秒內發生的同步脈衝數)的簡稱。單位是Hz。它決定電腦的運行速度,隨著電腦
的發展,主頻由過去MHZ發展到了當前的
GHZ(1GHZ=10^3MHZ=10^6KHZ=10^9HZ)。
注意:隨著技術的發展,CPU速度越來越快,記憶體、硬碟等配件逐漸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頻
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可使記憶體等組件仍然工作在相對較低的系統匯流排頻率下,而CPU
的主頻可以通過倍頻來無限提升(理論上)。
電腦原理比較抽象,概念比較多,要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