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子網路遮罩(subnet mask)定義
它是一種用來指明一個IP地址的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所在的子網,以及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的位元遮罩。子網路遮罩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網路遮罩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
構成 互連網是由許多小型網路構成的,每個網路上都有許多主機,這樣便構成了一個有層次的結構。IP地址在設計時就考慮到地址分配的層次特點,將每個IP地址都分割成網路號和主機號兩部分,以便於IP地址的定址操作。 IP地址的網路號和主機號各是多少位呢?如果不指定,就不知道哪些位是網路號、哪些是主機號,這就需要通過子網路遮罩來實現。規則
子網路遮罩的設定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與二進位IP地址相同,子網路遮罩由1和0組成,且1和0分別連續。子網路遮罩的長度也是32位,左邊是網路位,用位元字“1”表示,1的數目等於網路位的長度;右邊是主機位,用位元字“0”表示,0的數目等於主機位的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掩碼與ip地址做按位與運算時用0遮住原主機數,而不改變原網路段數字,而且很容易通過0的位元確定子網的主機數(2的主機位元次方-2,因為主機號全為1時表示該網路廣播位址,全為0時表示該網路的網路號,這是兩個特殊地址)。只有通過子網路遮罩,才能表明一台主機所在的子網與其他子網的關係,使網路正常工作。
解釋 網路上,資料從一個地方傳到另外一個地方,是依靠 IP 定址。
從邏輯上來講,是兩步的。
第一步,從 IP 中找到所屬的網路,好比是去找這個人是哪個小區的;
第二布,再從 IP 中找到主機在這個網路中的位置,好比是在小區裡面找到這個人。
第一步中的網路,就稱之為「子網」(Subnet)。
從邏輯上來講,一般同一子網(Subnet)是使用相同的網關。就好比,一個小區的入口。
IPv4 的 IP 位址是 32 位的,形式如 http://xxx.xxx.xxx.xxx,每一個 xxx 取值都是 0 - 255。
到底是前三個 xxx 相同,就代表同一個子網,還是前兩個,還是其他?這個並不一定。
就好比小區有大有小,有的小區有上千戶人家,有的小區只有區區幾個。
所以,就引入「子網路遮罩」(Subnet Mask)來標識該子網的大小。
我們一般看到的 IP 位址是十進位的編碼,所以如果換一個視角,從二進位的角度看,每一個 IP 位址就是 32 位 1 或 0。
子網路遮罩,就是用來告訴這個子網的覆蓋區間。這 32 位中,前多少位是網路段?當然,餘下的就是主機段。
舉典型的例子:
IP 中前 24 位代表子網號,後 8 位代表主機號。
所以子網路遮罩就是 24 個 1(代表前 24 位是子網部分),加 8 個 0(後 8 位是主機部分)。
如果沿用 IP 的標識方式,就是 255.255.255.0 。
每一個 255 對應 8 個二進位 1,最後一個 0 對應 8 個二進位 0。
該子網可以容納最多 256 台主機,也就是主機號從 0 到 255。
當然,實際情況沒有這麼多,有一些特殊數字有保留用處(廣播、網關等)。引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064101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Bckq9peGxxC75YDsmDX8fmdvSSY9q6BaO3Lfs4m0G_LFP3aa2H35ZT7J8ZJM0hRC7DDTVJHhtRpnEwfutGMPK
電腦網路(4)-----子網路遮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