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網路快速入門--1--概述篇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qq_25956141/article/details/79662191

電腦網路能給人們帶來很好的連通性和資源共用。 網際網路

一個簡單的網路則是由應該集線器加幾台電腦串連而成的,一個一個的網路通過路由器整合起來就成了網際網路。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慢慢的發展到了多層ISP結構的網際網路,ISP也就是網際網路的服務供應商,ISP可以向網際網路管理機構申請到一組一組的IP地址。

網際網路由兩部分組成個,邊緣部分,核心部分 
邊緣部分,主要是使用者主機構成 
核心部分,主要由網路+路由器構成

電腦的通訊方式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C/S方式,另一個中是對等方式(P2P)方式 
C/S方式為伺服器-用戶端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好處在於,伺服器不需要知道用戶端的地址,可以同時向多個使用者機提供服務。 
p2p對等方式為客戶機同時兼伺服器和兼客戶機,能夠相互提供服務。
網際網路的三種交換器制

1、電路交換,這種交換的特點是,直接將兩個客戶機通過線路相連,噹噹個客戶機聯通的時候,一直佔用著線路資源,另外的使用者請求這兩個使用者之一時,就會出現無法串連的情況,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打電話,別人在打的時候,你打過去提示在忙的原因了。

報文交換,報文交換是將整個報文一次發送出去,並添加首資訊,首資訊主要包含接收地址和發送地址。封裝好之後,將其發送到路由器,然後路由器找到合適的下一個路由器的地址,將其發送下一個路由器,然後將依次類推,直到發送給目標地址,這要做的好處,不需要實現建立串連,但是當資料量較大的時候,佔用著路由器的發送位置,導致網路堵塞。這些資訊儲存在路由器的內容中,在發送的時候,也還要考慮路由器的記憶體的大小,當然這種方式在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

封包交換,將一個報文拆分成很多部分,每個部分我們稱為分組,分多次發送,這樣就解決了報文交換帶來的某些問題,同時在傳輸的過程中動態分配頻寬,在傳輸上為每一個分組獨立轉寄路由,更加靈活,它繼承了報文交換的不需要實現建立串連的特點,這一點能更加迅速的發送報文。分布式多路由,能夠使網路有很好的生存性。 
但是封包交換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在路由器儲存轉寄的時候需要排隊,這就會造成一定的延遲,同時,由於沒有建立串連,所以無法確定在通訊時所需的頻寬,換句話說,我傳多大的資源都不知道,無法貿然給一個頻寬來傳輸資源。

很明顯,封包交換的效率更高,用時更短了。

電腦網路中的效能

衡量電腦網路效能的主要指標有速率、頻寬、輸送量、延時、延時帶體積、往返時間RTT、利用率。

速率主要看使用的物理線路是什麼材料,電磁波在光纖中的傳播速率為2x10^5b/s,在銅線中的傳播速率為2.3x10^5b/s。

頻寬、頻寬的大小決定你最多一次能接收或者傳輸多大的資料,當然頻寬還可分為接收的頻寬和傳輸的頻寬,就像一根管道的介面有多大一樣,你管道再大,最終接收的流量還是與介面的大小有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說頻寬100M,這裡的M是1000x1000,而不是1024x1024,應該與電腦中的M區別開來。

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通道)的流量大小。

時延,,資料幀長度/發送速率,如果一個100M的資料,那麼發送延遲時間為100*1024*1024/(1000*1000) 
傳播時延,也就是在傳播過程中所需時間,例如1000km的光纖,那麼所需要的時間為1000*1000/(2*10^5) 
處理時延,主機或者路由器收到分組要花一定時間處理。例如找到合適的路由器資料校正等等 
排隊時延,分組在經過網路傳輸時,要經過許多路由器,當分組到達路由器時,要先在輸入隊列中排隊處理。 
總時延 = 發送時延 + 傳播時延 + 處理時延 + 排隊時延。 
不能籠統的說資料發送速率越高,傳輸就越快,從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總時延受到多個因素影響,不能通過只改造一方面就一定能說能傳得快,因為有可能這方面在整個傳輸的速率上影響是極小的。就例如你要傳1G的東西,和1M東西,無論你怎麼改善中間的物理線路,影響都是微乎其微的。

時延頻寬積 
時延頻寬積 = 傳播時延 x 頻寬 
例如,某段鏈路的傳播時延為20ms,頻寬為10M/s,算出時延頻寬積為20x10^-3 x 10 x 1000 x 1000 = 2 x 10^5,這就表示在發送的第一個位元到達終點時,發送端就已經發送了2 x 10^5bit了。

往返時間RTT,它表示從發送方發送資料開始到發送發收到對方的確認所需的時間,對於尚需例子,RTT = 40 ms,這裡只講傳播時延計算在內,在互連網中,還包括處理時延和排隊時延。

利用率,利用率分為網路利用率和有通道利用率,網路利用率則是有通道利用率的加權平均值,根據排隊理論,利用率並不是越高越好,這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車輛越多反而更容易增加交通堵塞,ISP一般都為了確保網路利用率在50%以下,都會限制客戶的裝機數量,或者增加物理線路。 
D = D0/ (1 - U) ,D為當前網路時延,D0表示空閑網路的時延。
協議與劃分層次

協議三要素 
文法,格式和結構 
語義,控制資訊,要先做什麼 
同步,即事件實現順序,流程式控制制

電腦網路分層能帶來一系列的好處,這樣能夠可以更方便來維護,我們在更改某一層的時候,整個架構不用改變,同時能細分每個問題。 
那麼具體來說OSI可分為七層協議體繫結構 應用程式層、展示層、會話層

這一層主要為某一層程式的通訊定義一種規則,例如全球資訊網的HTTP協議,電子郵件的SMTP協議等等。這個主要特定於某一程式上的協議。 運輸層

運輸層是兩台主機中進程之間的通訊提供通用傳輸資料服務。 
同時,運輸層為應用程式層提供服務。 
傳輸控制通訊協定,TCP協議,提供連線導向、可靠的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例如,QQ登入。 
UDP協議,提供不需連線的,盡最大努力的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比如,遊戲中傳輸玩家座標。 網路層

網路層主要做兩個事情,它服務於運輸層,負責將資料分組或者打包,然後賽選合適的路由來進行傳輸,所以這裡,負責控制ip。 資料連結層

這一層負責將網路層傳輸下來的資料群組裝成幀,並且添加控制資訊,包括同步資訊,地址資訊,差錯控制等等。 物理層

將資料轉換層bit,也就是1,0,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光纜,電纜等等通訊線路不算是物理層。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