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案例追蹤系統1.0暫告一段落。驗收過程中。MR MI針對UI介面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針對TGB項目的UI設計我也有我的感受:
1.不論大小項目。僅僅要一看介面准有70%到80%熟悉度。
2.一看這些項目,大概可以推測到是同一夥兒做出來的。
3.僅僅有我們開發人員(熟悉商務邏輯的人)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
*****慘遭嫌棄的UI******:
舉個範例。
感受最深的是當時的基礎系統採集資料。資料採集時,正直2014年最炎熱時,頂著碩大的高溫來往於至善樓與數理樓之間。資料採集之初,想象的非常美好:我們僅僅是該系統的技術顧問,絕對不幫那邊幹活兒。他們有什麼不懂的能夠問我們。可是活兒他們得自己幹。理想非常豐滿。現實非常骨幹:耳邊常響起。這個怎麼用啊?怎麼查啊?下一步幹什麼啊?這個為什麼要這樣命名啊?這個來迴轉,我都暈了!!
……類似此類的話。當時聽的耳朵都起繭子了。
當時想,他們也太那個啥了吧。這個不是挺簡單的嘛,怎麼就記不住下一步往哪裡走呢?怎麼就不知道該怎麼命名呢?怎麼就不知道該輸入什麼呢?不是都有操作文檔的嗎?
後來想,哎……那麼複雜的邏輯也確實挺難為那些秘書們的了。假設我們前期沒有培訓過那麼多次,瞭解過這個系統的開發過程。預計我們還不如他們呢。
*****享譽全球的經典UI******:
事實上UI直接與使用者打交道,對於使用者而言是最為關鍵的部分。
使用者永遠不會關心該系統用了多麼多麼高深的技術,他們唯一關心的就是系統好不好用。
所以依據使用者這一愛好,設計人員須要謹遵例如以下原則:
1.簡潔單一
2.首呈要事
3.逐一展現
人們最經常使用的搜尋引擎不一不體現著上面的原則。
百度:
Google:
必應:
三大搜尋引擎的UI設計絕對是一個經典。介面簡潔。功能單一,但卻滿足了使用者全部的需求。MR MI 以前給我們上過一堂關於百度UI的課。給我們講述過百度UI中大片空白的價值。也曾追問過:百度。Google為何會將1m^2千萬元的廣告費視如糞土。
使用這三款搜尋引擎。使用者不須要遵循各式各樣的“溫馨提示”。唯一須要做的就是:輸你想輸,搜你想搜,幹你想幹,得你想得。當使用者僅僅擁有唯一的選擇時。反而他們的選擇變得明白了,使用者也認為無壓了。
三大引擎的還有一亮點便是:乾的最少。獲得卻最多。有人會說這是百日做夢。但是事實卻是如此的。系統在後台協助使用者以最快的速度了做了最多,最重要的事情,然後使用者僅僅須要做一件事兒——任意輸入。卻獲得了大量的資料。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最後我想說,我們的產品永遠是為使用者服務的,使用者最想要的就應該是我們最想給的。所以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也是非常有道理滴……學習優秀,臨摹經典,終於創造出我們自己的魅力UI。
機房收費系統合作版(三)——UI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