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與SQL Server的串連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摘要:本文介紹LabView與SQL Server的串連方法。關鍵字:LabView、SQL Server、串連。 本文:在用LABVIEW進行資料擷取分析過程中,一般會用到資料庫。在資料量很大的場合,可考慮使用SQL SERVER。下面就介紹LABVIEW與SQL SERVER的串連方法。串連思路:先在SQL SERVER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如MyDB。然後在作業系統建立一資料來源(ODBC),此資料來源的驅動選擇SQL SERVER,資料來源與SQL SERVER中的MyDB關聯。最後在LABVIEW中使用ActiveX串連到資料來源。本文假設使用者已經建立一資料來源LABVIEWconSQL,且資料來源關聯到資料庫MyDB,包含表tempDemo,表格式樣式1:圖1下面介紹詳細步驟:1.串連connection。在後面板放置Invoke Node,右鍵選擇屬性類Select Calss/ActiveX/ADOB._Connection,然後選擇其Messord為Open。建立Automation Open節點,再建立一constant,其Class也選擇ADOB._Connection。2:圖22.在串連成功之後,建立並執行命令command。首先配置Command屬性,在後面板放置Porperty Node,關聯Class為ADOB._Command。然後選擇ActiveConnection。全過程3:圖33.最後對錶的記錄進行操作recordset。因程式較簡單,此處不再詳細說明,具體樣本4:圖4所有程式5:圖5程式運行後得到表的前9條記錄,6所示:圖6總結:本文所述的串連方法是使用LABVIEW最底層的ActiveX控制項執行ADO API。看懂本文需理解LABVIEW的ActiveX運行機制及有關ADO的編程模型。附基本的 ADO 編程模型:· 串連到資料來源 (Connection),並可選擇開始一個事務。· 可選擇建立對象來表示 SQL 命令 (Command)。· 可選擇在 SQL 命令中指定列、表和值作為變數參數 (Parameter)。· 執行命令 (Command、Connection 或 Recordset)。· 如果命令按行返回,則將行儲存在緩衝中 (Recordset)。· 可選擇建立緩衝視圖,以便能對資料進行排序、篩選和定位 (Recordset)。· 通過添加、刪除或更改行和列編輯資料 (Recordset)。· 在適當情況下,使用緩衝中的更改內容來更新資料來源 (Recordset)。· 如果使用了事務,則可以接受或拒絕在完成事務期間所作的更改。結束事務 (Connection)。 參考文獻:1. 程式員參考Microsoft Corporation. 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 (ADO)2.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LabVIEW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