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電腦技術 專案經理 項目建設 專案管理 調查報告
電腦技術領域當前的主流技術及其社會需求調查報告
一、IT行業中專案管理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在我國,IT行業發展起步較晚,專案管理在 IT行業的應用還很不成熟。據有關統計表明,在我國企業 ERP系統項目建設中,項目的成功率在1%-2%之間。如何把 IT行業發展特點和專案管理的實施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專案管理的成功率,是我國 IT行業,也是專案管理專家面臨的重要課題。
目前國內 IT企業的專案管理組織形式一般都屬於弱矩陣或平衡矩陣類型,多數職能部門和專案管理層還處於“磨合期”,工作效率比較低。另外,溝通過程複雜是矩陣型組織的突出特點。建立基於專案管理的現代企業制度,還需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目前在很多 IT企業的人事編製中,專案經理部仍是可有可無的,專案經理多數情況是由職能部門人員“客串”或是兼職的,很難找到專職的專案經理。即便是有專職專案經理,也因為缺乏專案管理方面經驗和所必需的技術,難以實現真正意義的專案管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專案經理沒有應有的權力,無法正常履行職責,被定義為“傳聲筒”,項目還是按照傳統行業的管理方式在運行。
國內較大的 IT類企業已較普遍運用專案管理的方法來管理項目,有很多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案例。各大企業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案管理水平,在人員培訓、體系建設、經驗交流上不斷加大投入,不少大型 IT企業還建立了專門的專案管理研究機構,採用送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加強與國際同行在專案管理上的交流,不斷探索適合本企業的專案管理之路。現階段我國中小型 IT企業很多還採用傳統行業的管理員模式,這種管理員模式對中小型 IT企業有很多弊端,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專案管理理論落後。我國自 8年代末至 9年代初引進了現代專案管理方法。但是由於起步較晚,投入不足,研究機構與實踐單位分離等原因,與國際專案管理相比,我國的專案管理的研究還處在不太成熟的階段,其應用範圍主要在建設業、國防工業、大型項目等的管理中,應用範圍較狹窄。
第二,對項目的可行***不夠重視。可行***本身是對擬建項目在技術上,經濟上、市場上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其目的是給投資者提供決策依據,同時為設計、融資提供依據和資料。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型 IT企業存在對可行***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提高到至關重要的程度。對項目的可行***流於形式,這種做法只會為後來的工作埋下禍根,並且極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第三,管理體制存在缺陷。現行的專案管理模式存在缺陷。由於項目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其中每一個環節都應該是連貫的。目前在很多中小型 IT企業中,計劃立項的審批部門、資金籌劃部門、項目實施單位各管其段,在項目的執行過程中,缺乏一個行使監督、管理、檢查、協調服務的職能機構。其後果常常造成項目超預算嚴重、工期延長等現象。
第四,缺乏合格的專案管理人才。由於我國引進專案管理理念的時間比較晚,對專案管理的系統研究和實踐起步也比較晚,到 1991年才成立全國性的專案管理研究會,目前我國專案管理人才培養的理論環境還比較落後。很多專案經理的任命還是以行政任命為主,非競爭上崗,僅按相關業務崗位的標準來任命專案經理。專案管理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與工作經驗,熟練掌握和使用專案管理的工具、方法與技巧,同時還要具備很強的組織、指揮、溝通、協調、控制的能力,甚至要具備一定的人格魅力和威信,在某些組織內部專案經理的人際關係也是項目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之一。目前在中小型 IT企業中,很多專案管理人員沒有受過專門培訓,無法履行相應職責。
此外,監控制度不夠完善。很多項目普遍存在項目單位不注重自我約束,不按需求購置裝置,項目進度管理不嚴,人員素質不高等現象。項目的品質、進度、成本三座標管理效率低下。這三項目標的實現,需要有相應的技術方法給予保證,而中小型 IT企業在這個方面存在嚴重的缺陷,又由於沒有完善項目監督制度,導致工程品質低下,進度緩慢。
二、軟體開發專案管理中的常用技術及招聘企業對該技術的需求
軟體開發專案管理智囊機構:專案管理室
軟體開發專案管理是軟體開發領域的專業性專案管理活動,其成敗關係到整個項目的成敗,並影響到企業整體的商譽、市場和盈利能力。所以,軟體企業需要關注專案管理能力的提升。而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設立專案管理智囊機構,通過積聚整個企業的專案管理專業知識、專業經驗和專業人才來確保專案管理的成功。如果軟體企業出現如下專案管理癥狀,就可以考慮採用專案管理智囊機構。
專案管理智囊機構主要是指專案管理室(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這是企業專案管理的智囊機構,與項目組(project team)不同:專案管理室對企業內項目的一般管理手法負責,但是 只對各項目提供管理支援;而項目組需要對項目的運營和損益負責。具體而言,專案管理室的主要職責在於:其一,專案管理標準統合,主要包括項目作業流程、項目作業進度、項目作業品質、項目作業成本、項目作業效率等事項的標準統一;其二,專案管理諮詢支援,專案管理室成員通過其豐富的專案管理經驗和專案管理資料為專案管理提供問題解決方案、問題預防方法以及各種專案管理技能;其三,專案管理控制支援,主要包括:作為項目之間的協調者,促進項目資源的合理分配;作為專案管理的監督者,預測並監控各項目存在的各種風險並加以解決;其四,專案管理人才培訓,通過有計劃的持續的系統的專案管理培訓體係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專案管理培訓服務,並從企業內外尋找優秀的專案管理者,確保企業擁有足夠的專案管理人力資源。
軟體開發專案管理常用技術:效能推動器
一般專案管理的常用技術在軟體開發專案管理中同樣具有價值,是專案管理的效能推動器。這些技術主要包括分工結構圖、裡程碑、要徑法、計劃評審技術、S曲線、掙值管理、目標管理、責任矩陣、資源需求長條圖、圖表化、頭腦風暴法、KJ法、蒙托卡羅類比法、檢查清單/模板、基礎統計技術等。
工作結構分解
工作結構分解(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是將項目完成之前的所有必要作業項目從上到下層次性羅列出來。WBS是專案管理的起點,WBS的設計可以說是專案管理的最重要工具。專案管理的第一步是專案範圍定義,明確項目的交付物,進而定義項目需要進行的活動、角色、責任以及項目組的結構。專案範圍定義可以使用WBS,將項目的“交付物”自上而下逐層分解成易於管理的若干元素,組成一個樹狀圖。
計劃評審技術
計劃評審技術(PERT:program evaluation review technique)是用網狀圖來表達項目中各項活動的進度和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網路分析,確定關鍵活動與丶?/span>路線,利用時差不斷地調整與最佳化網路,以求得最短周期。然後,還可將成本與資源問題考慮進去,以求得綜合最佳化的專案計劃方案。
掙值管理
掙值管理(EVM:earned value management)是綜合專案範圍、進度計劃和項目資源,測量項目績效的一種方法。掙值管理通過比較計劃工作量、實際掙得多少與實際花費成本,決定成本和績效是否符合原定計劃。掙值管理將計劃與掙值換算為成本,並通過與達成實績所用實際成本的比較來對項目的實績進行度量和分析,可以說是成本與進度的統合控制管理工具。掙值管理也離不開偏差管理。
在項目過程中,通過監視成本差異和進度差異以及成本效率指數、進度效率指數的變動,預測超過成本和進度滯後的情況後採取對策。。
頭腦風暴+KJ法
頭腦風暴(brain storming)和KJ法都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行動中實施創造性開發的方式。 頭腦風暴法又叫作集思廣益法,它通過創造一個無批評的自由的會議環境,使與會者暢所欲言、充分交流、互相啟迪,產生大量創造性的意見,其目的是利用組合腦力刺激創造性,想出更多更好的主意。其作用在於:打破思維定勢,鼓勵開放性的思考;發揮集體智慧,在他人的看法上建立自己的意見;打破溝通障礙,形成團隊精神;防止少數人控制會議。頭腦風暴法對於認識現狀、整理問題、討論問題過程中挖掘參與人員的意見非常有效。在PMBOK所謂範圍、成本、品質、溝通、風險等知識領域的管理中比較有效。
在問題並不明朗的情況下通過KJ法可以使問題逐漸清晰起來。所以,在軟體開發過程中,多用於需求分析、業務分析等。在專案計劃階段,對於PMBOK所謂風險管理知識領域中的風險識別、對策立案等方面比較有效。但是,如果理解KJ法的成員比較少,其使用會比較困難。特地集中起來的創意和意見如果僅僅簡單加以分類,就難以引出問題點和創意點。
檢查清單/模板
在項目執行期間,可以由專案管理團隊作成檢查清單或者模板(checklist/template),也可以由專案管理室那樣的支援專案管理的組織在項目審查和監督的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的基礎上作成。檢查清單或者模板是組織的最佳實務,通過這些經驗的積累可以提高專案管理的效率,有助於防止失敗。
需求式樣晴雨表
專案計劃晴雨表
專案計劃晴雨表
團隊管理晴雨表
作業流程晴雨表
電腦技術領域當前的主流技術及其社會需求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