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這裡討論的是國內的大陸地區。在今天這個中國IT環境下,開發人員出路何在?一個優秀開發人,應該有致力於編寫優雅代碼,讓別人讀得懂,具有可讀性,可測試性的代碼,不僅僅是可以啟動並執行代碼。所以經常需要對現有的代碼重構,包括自己寫的代碼。而現在國內的開發人員這方面的素質一直缺乏,就更難談得上對軟體開源社區的貢獻了。
所以一些優秀的開發人員後面都去做架構師了,但又不是每個公司都需要架構師。又有一些由於家庭的原因,轉做PM了,由於開發人員需要不斷的學習,新技術的更新換代,日新月異,所以你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當你到30歲的年齡,由於精力的不夠,越來越多的開發人員被迫轉行或轉型。剩下來的人,優秀的相對較少了,由於國內環境的影響很少人會繼續專註於開發領域。只有一線大型軟體公司,如Microsoft, Google,IBM等公司,能讓你一直做軟體開發工作。再討論一下國內的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IT軟體行業特點,大型公司(如上列舉幾家巨頭)分工明確,以至於讓你轉變為專業化的IT軟體開發人員,對某一個軟體開發領域越來越深入。的確,一些大公司也需要你這樣專業人員。一類這樣的開發人員(30歲或以上)在大型IT公司工作,未來他們的方向有可能是部門經理,有可能是架構師,無論哪一兒條路也不容易,因為大公司有向上走困境。有的人可能三十多歲還在做Engineering or Coding。這種現象在國外大型公司更是正常了,越是資深的,越是年齡大的程式員越得到尊重。而在國內民營公司,或非IT的公司則正好相反。
在一些民營小公司,做軟體就是小打小鬧,軟體小作坊,你會發現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可歸結於不專業,不專業化帶來是工作效率的低下,並且存於整個在公司的過程或流程的方方面面。還有一種情況,有的人就沒有經曆專業化,由於不求上進,所以他們就沒有這個思想意識。由於不專業化,一些人也不求上進,混日子的人也不少,當你與這些不專業的人工作在一起,你會感到非常的鬱悶。這時,可能你需要修改那些mess or crap code(垃圾代碼),那可真是一種痛苦的事情。特別是,當你試圖改變這一切時又受到上層阻礙,或得不到支援,沒有上層的批准,整日在這些垃圾代碼上工作,漸漸地你的憤怒情緒不斷增長,終有一日需要釋放,誰也不想每天讓這些垃圾代碼弄得心情不愉快呀,誰也不想由工作不愉快情趣影響對人的看法,即使做到對事不對人。
有時正因為這些垃圾代碼讓你加班,你需要實現某些功能。而那些垃圾代碼作者根本沒有意識這些問題,你在這邊完善,他在那邊亂搞。就像那句話:“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是豬一樣的隊友”。記得某一年的程式員雜誌上,採訪某個軟體公司Leader, 他說到讓不好的人進入團隊,就是對其它團隊人員的不尊重。所以,你必須盡量爭取去一個優秀的Team,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與優秀的人在一起工作,你會學到更多。在今天很多的成果與業績需要一個Team來完成,不再是個人主義的時代,而是依賴一個Team有效分工協作。Team才能創造出好的產品或服務,當你做為一個Leader時去負責管理Team時,需要遇到的情況就會更多了,當然越是困難多,對你的曆練就越多,對你也是成長,這是一個過程。
綜上所述,在一二線城市做軟體開發,可以盡量去大型知名公司工作。在三線城市,因為沒有大型IT公司,可以選擇轉型做PM或開發經理或其它IT職位,很多時候轉型是受環境和平台影響,沒有特定的環境平台你也做不了。還有就是尋找創業團隊,並加入他們,但創業是不容易的,需要做好一切準備。
關於如何寫優雅,可讀性,可測試性的代碼,什麼是優秀的開發人員,可參考以下書籍:
《The Art of Readable Code 》
《Code Complete: A Practical Handbook of Software Construction, Second Edition》
《The Clean Coder: A Code of Conduct for Professional Programmers 》
《The Pragmatic Programmer: From Journeyman to Master》
《Working Effectively with Legacy Code》
《Beautiful Code: Leading Programmers Explain How They Think》
《The Passionate Programmer: Creating a Remarkable Career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Pragmatic Life)》
《Apprenticeship Patterns: Guidance for the Aspiring Software Craftsman》
以上一些想法,是回顧過去工作經曆而來。最後,希望各位選擇好自己的職業生涯。
作者:Petter Liu
出處:http://www.cnblogs.com/wintersun/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串連,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該文章也同時發布在我的獨立部落格中-Petter Liu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