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LINUX防火牆(iptalbes)的運用無非是用nat 表(PREROUTING、OUTPUT、POSTROUTING)和filter表 (FORWARD、INPUT、OUTPUT)。我們只有知道了資料的流向才能正確的配置防火牆。現用一個相對比較直觀的圖形解釋資料的走向。(此處只作 最基本的iptables資料流走向說明。)
上圖是你的家,藍色的圈是你家院子,有兩扇大門①⑥進出,你家有兩個房間,分別為eth0和 eth1房間,每個房間有兩 個門可以進出②③④⑤。旁邊是張三和李四的家,張三家和李四家之間的往返必須要過你家院子。
現假設,eth0網卡IP為:192.168.5.1連結內網,eth1網卡IP為:218.100.100.111連結互連網。
再假設,“張三家”為一個區域網路,“李四家”為互連網。進我家院子用PREROUTING,出我家院子用FORWARD,進我家門 用INPUT,出我家門用OUTPUT。(當我們的操作是征對伺服器本身而言的話,如SSH操作,此時肯定會用到PREROUTING、INPUT和OUTPUT,當資料 只是通過伺服器去訪問別的機器時會用到PREROUTING和FORWARD。)
又假設,預設這六個門都是關的。產生如下代碼。
###########################################################################
*nat
################################
:PREROUTING DROP [0:0]
:OUTPUT DROP [0:0]
:POSTROUTING DROP [0:0]
################################
-F
-Z
-X
### 以後要新增語句請在此處增加。
-L –v
COMMIT
################################################
*filter
##############################
:INPUT DROP[0:0]
:FORWARD DROP[0:0]
:OUTPUT DROP[0:0]
##############################
-F
-Z
-X
### 以後要新增語句請在此處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