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依據 區塊 裝置 應用 and 部分 erp 局限 開發技術
一、DAPP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DAPP是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去中心化應用,也稱為分布式應用。它之所以被認為開啟了區塊鏈3.0時代,是因為DAPP與我們當前所認識到的APP不同,不同在哪裡呢?它的特殊性當然不僅局限於多了腦袋“D”,而在於它的後台,是區塊鏈啊!按照區塊鏈目前的熱度,但凡和它扯上點關係的東西,都變得非常進階有木有。
這裡用一句非常直白的話來解釋DAPP,那就是:把我們目前依靠IOS和Android系統開發的APP抓出來,扔在區塊鏈系統上,結合智能合約,它就成了DAPP。
就這麼簡單?當然不是。我們都知道任何應用都是運行於OS上的,而無法直接運行在裸機上。什麼是OS呢?OS就是Operating System,翻譯成中文就是作業系統。OS是管理和控制電腦硬體與軟體資源的電腦程式,是直接運行在“裸機”上的最基本的系統軟體,任何APP都必須在作業系統的支援下才能運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IOS和Android系統就是OS,如果脫離IOS或者Android系統,你研發的APP還能用嗎?答案是不能,所以說脫離OS僅憑開發技術,APP就是懸浮式紙上談兵,沒有落地的實用性。
不同的DAPP採用不同的底層區塊鏈開發平台和共識機制。這裡所說的不同的底層區塊鏈開發平台就好比手機的IOS系統和Android系統,是各個DAPP的底層生態開發環境。DAPP就是在底層區塊鏈平台生態上衍生的各種分布式應用,也是區塊鏈世界中的基礎服務提供者。DAPP於區塊鏈,就好比APP之於IOS和Android。
說到這裡新的問題又來了,具體的底層區塊鏈開發平台是什麼樣子的呢?
以Ethereum為例,截至目前,以太坊被認為是DAPP的最流行的開發平台。我們知道以太坊的核心是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用區塊鏈平台,它允許任何人在上面中建立和使用通過區塊鏈技術啟動並執行分布式應用。但我這裡要說的既不是智能合約也不是以太坊本身,而是ETH。
什麼是ETH?
ETH就是核心開發人員為了應對駭客盜取以太幣,從而呼籲分叉出的新鏈。相比於舊鏈ETC,ETH雖然違背了不可撤銷的誓言,但是它更靈活、更容易擴充和進化,因此所能承載的應用更多。把以太坊看成虛擬機器,也就是EVM,相當於裸機,而ETH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構建出來的類似Android系統的開發系統。
這裡在延伸另外兩個概念:EOS和ELASTOS。
什麼是EOS?
EOS,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百科上的解釋是商用分布式應用設計的一款區塊鏈作業系統,是http://EOS.IO軟體引入的一種新的區塊鏈架構,旨在實現分布式應用的效能擴充。
說白了,EOS就是一個允許開發人員在其協議頂端建立區塊鏈應用的新平台,與ETH相比,運行速度更快更穩定,主要解決了高交易頻率的問題,每秒交易可達百億次,且可同時運行上千個APP。
什麼是ELASTOS?
Elastos是一套應用於智能手機的跨平台開發架構,開發人員可以為 Android 和 Windows Mobile 平台,編寫差異化的應用程式,並且為行動裝置提供動態內容。
也就是說EOS是一個區塊鏈電腦的作業系統,而Elastos是多個區塊鏈電腦網路的作業系統。並且Elastos超越了以太坊區塊鏈的可信和計算功能不正交的問題,可信由區塊鏈解決,計算由作業系統解決,把以太坊只有主鏈的一維,擴充出作業系統的二維,給去中心化應用提供了無限的支撐。
是不是有一種ETH、EOS和Elastos逐步最佳化的運行系統?但實際上三者都是軟體開發的底層作業系統,各有各的特點,就好比IOS和Android系統,你不能一棒子否認任何一個,對吧。
說到這裡,什麼是DAPP也解釋得差不多了。接下來總結一下DAPP的特點,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
DAPP(分布式應用)的特點:
1)運行在分布式網路上,完全開源、自治,且沒有一個實體控制著該應用超51%Token。
2)必須能夠根據使用者的反饋及技術要求進行升級,且應用升級必須由大部分使用者達成共識之後方可進行。
3)應用的資料加密後儲存在公開的區塊鏈上。
4)應用必須擁有Token機制(可用基於相同底層區塊鏈平台的通用代幣或自行發行新幣),礦工或應用維護節點需要得到代幣獎勵;
5)應用代幣的產生必須依據標準的密碼編譯演算法,有價值的節點可以根據該演算法擷取應用的代幣獎勵。
文:http://www.ylsjwang.com/hongren/35.html
DAPP超詳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