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style blog http color io os 使用 ar for
培訓的第七天,來成都的十天。來的一行人都覺得好累。也許是因為天氣原因,也許是因為今天所講的內容開始不好理解了。
早上主要講了字串相關的兩個函數的操作。strstr和strtok ,strstr前面接觸過,是尋找子串,返回地址。strtok是使用分隔字元分割字串。今天的第一個程式就是不使用這兩個函數實現將字串中的單詞分割出來存在二維數組中。這個使用一次迴圈就能夠完成,迴圈遍曆遇到空格是用‘\0‘代替。代碼如下:
1 #include<stdio.h> 2 #include<stdlib.h> 3 4 int main() 5 { 6 char *p ="The functions in the printf family" ; 7 char arr[6][20]={0}; 8 9 int i,j,n=0;10 for(i=0,j=0;i<strlen(p);i++,j++){11 *(*(arr+n)+j) = *(p+i);12 if(*(p+i)==‘ ‘){13 n++;14 *(*(arr+n)+j)= ‘\0‘;15 j=-1;16 17 }18 19 20 }21 printf("%s\n",*arr);22 printf("%s\n",*(arr+1));23 printf("%s\n",*(arr+2));24 printf("%s\n",*(arr+3));25 printf("%s\n",*(arr+4));26 printf("%s\n",*(arr+5));27 28 }
分隔單詞
後面花了比較長時間使用這兩個函數完成上面程式的功能。先貼代碼:
1 #include<stdio.h> 2 #include<stdlib.h> 3 #include<string.h> 4 5 int main() 6 { 7 char *p ="The functions in the printf family" ; 8 char brr[1024]={0}; 9 char *r = brr;10 char *str = NULL;11 strcpy(r,p);12 13 // printf("%s\n",strtok(p,k)); 字串放在唯讀區,不能改變值。14 15 char *tmp; 16 do17 { 18 str = strstr(r," ");19 tmp = strtok(r," ");20 r = str + 1;21 printf("%s\n",tmp);22 }while(str);23 24
使用strtok和strstr很容易出現段錯誤 (就是記憶體配置出錯),代碼13行中,因為 p中儲存的地址是在常量區的,使用strtok函數會把與截段符匹配的地區用‘\0’代替。要改變字串的值,而常量區的值是不能夠改變的。所以運行13行代碼會出現段錯誤。
上面程式中的迴圈體今天寫的時候有個錯誤一直找不出來,就是我寫的時候 沒有區分 str和r ,都是用r來實現,結果邏輯沒弄清楚,認為第19行strstr第一個參數和20行strtok第一個參數是一個值。
今天的重點在結構體的介紹和使用。有兩個小知識點,一個是位元組對齊,還有是位域
先是結構體內的位元組對齊,遵循三個原則,1 :最大的位元組不能超過系統的位元所佔位元組。 2. 要分配的位元組要被已指派直接整除,3,已指派的最大的要被總的分配的整除。
位域的作用是極大的節省空間的 比如 結構體中定義 char : 3 char : 2 這兩個共佔一個位元組。
重點在於 . 和 -> 的區別, 如果前面是記憶體用 . 如果前面是 地址就用 ->
第七天:C基礎之字串操作與結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