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linux 分享圖片 linux環境變數 應該 支援 size 輸入 ast root
前言:
Redis
Redis是一個開源的使用ANSI C語言編寫、支援網路、可基於記憶體亦可持久化的日誌型、Key-Value資料庫,並提供多種語言的API。
我使用的是下面這個版本:
若沒有資源的話,我在網盤分享了這個,沒有密碼,可直接網盤下載。https://pan.baidu.com/s/1pYf6xPE9wv4RufrG5JFRGg
一、接下來開啟你的Linux。、然後輸入下面命令。
yum install gcc tcl –y 安裝依賴和一些組件
二。、解壓redis-使用tar命令
Tar xf redis-2.8.24.tar.gz
接下來是進行編譯階段。可能你會問編譯什麼,我來帶你看一下編譯啥。。
進入redis檔案夾中的deps
deps檔案夾下這些東西給編譯,如jemalloc 是關於分配記憶體,等等)
接下來在redis-2.8.24檔案夾(就是你解壓的檔案夾)下面直接make(
編譯成功你會看到下面類似畫面。
三、接下來才是幹正事了(安裝redis),前面這些只是準備工作而已。
我一開始在home目錄下mkdir redis 檔案夾(建立要安裝redis的檔案夾)(ysw是我的使用者組,請直接忽略)
進入到剛才解壓redis的目錄(切記不是建立redis的目錄,而是一開始就解壓那個redis-2.8.24的目錄下 make PREFIX命令)
然後執行命令
make PREFIX=’/home/redis’ install(PREFIX是指定移動的路徑)
安裝成功後,進入你安裝的目錄,可以看到bin目錄,bin目錄裡面有一些可執行檔指令碼。
現在這樣子,redis就已經安裝成功了
四、我們進入一開始解壓的redis-2.8.24目錄的src目錄下 找到redis-sentinel指令碼,
並且將該指令碼複製到安裝的redis目錄下,以便我們以後使用redis哨兵(用於監控redis叢集中MASTER狀態的工具,其已經被整合在redis2.4+版本中)
在環境變數中添加redis bin目錄(我用的是VIN編輯器)
Vim ~/.bash_profile
添加
export REDIS_HOME=/home/redisexport PATH=$PATH:$REDIS_HOME/bin
然後再讓更改環境變數生效
再執行命令
Source ~/.bash_profile
接下來我們要讓redis做成一個服務(),有一點redis比較好,我們可以直接進入一開始解壓的檔案夾redis-2.8.24中,裡面有個utils檔案夾,裡面有個install——server.Sh
執行一下就可以做成一個服務了。
我發現我執行檔案出現了這個問題。
哦,原來執行是需要root許可權,那我就su root 更改一下使用者咯
寫密碼過程我就不展示了,反正也是很簡單的密碼123456之類的。
其中Config file:/etc/redis/6379.conf 裡面可以更改redis服務配置。
Vim /etc/redis/6379.conf 就可以看到下面的圖(更改連接埠或者資料庫等等配置)
最後完成做成服務拉
接下來就是啟動 redis了
命令為 service redisd start(這裡應該是redis_6379,不過我進入到了/etc/init.d檔案夾裡,把redis_6379改名為redisd了,如果你們沒有改名的話,這裡應該是service redis_6379 start 啟動服務)
利用 ss –tanl命令查看一下連接埠(看一下自己的redis連接埠是否存在)
看到了連接埠設定6379.就說明這個服務已經起來了。
redis-cli 進入用戶端
接下來就可以進行儲存拉。
Redis的詳細安裝及Linux環境變數配置和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