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正確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確是做事的時候必須作為首要的行動指南。
從軟體工程的角度來看,分析階段應該是確保做正確的事情,而設計、開發是把事情做正確,測試是檢驗是否在做正確的事情以及是否把事情做正確。 如果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拍腦袋就馬上行動,基本上沒有大的問題。但是在現在這個注意效率、有效、價值的年代,一定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一件事情。在電腦誕生的出生階段,軟體規模比較小,個人化的需求也不多,所以初期沒有出現軟體危機。到了21世紀以後這種危機不斷髮生在我們周圍。以此軟體工程由此誕生,實際上就是要求我們做正確的事情以及把事情做正確。
注意一下原則:
1. 不要拍腦袋做事情,而要需求調研分析。只要這樣才能做正確的事情
2.做正確的事情比正確地做事的優先順序要高
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該COPY就COPY。中國正在處於轉型期,模仿是這個時代的主流。而實際上這種COPY模式國外也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只不過這些不太光彩的事情,大家心照不宣而已。我們不能清高啊!
另外要考慮的是如果沒有把事情做正確有什麼後果,客戶不認可你的價值,到時候自己的辛苦勞動只能打水漂。 一句話總結:客戶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技術人員的常見誤區
另外有的事情,技術人員考到的是一件事情的某個點或者線,特別是一些問題,由於沒有整體思考而且很偏激的話。往往會有這樣的牢騷,完成這件事情難度很大,因為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而且往往我們看到的問題比較大,這個時候我們變慣性產生了這件事情做不好,或者完不成之類的消極想法。實際上自己前一段時間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但是從項目的後期實施來看,客戶能夠完全滿意我們為他們做的工作,儘管有些細節的地方還需要完善,至少我們做除了一些成績,而是在開始的時候碰到一些問題就去下結論,而不是整體考慮,到執行的時候採取考慮逐步實現這些需求,解決這些細節問題。
實際上上面的問題可以總結為技術人員的刻舟求劍!因為不能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到問題,由此有產生消極的想法是不能產生任何價值的,而且也得不到任何的回報。
該出手就出手,該動口就動手,口手齊頭並進才是正確的做事方法。
讀問題不在「做」不到,問題往往在「講」不清楚有感,而寫了上面的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