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連網還需要論壇嗎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寫這篇文章的時,看了一下“論壇”的百度百科詞條,筆者一個人是絕對不可能寫那麼多的,不過還是想來談談論壇,一來自己曾經從事過論壇相關的工作,二來筆者接下來的工作也有可能和論壇有關係,論壇在很多人眼裡已經成為了一個傳播與營銷的必備場所,一些企業網站在涉及到推廣營銷的時候,總是會想到論壇,要不是自己建個論壇,要不是做論壇推廣。可是今非昔比,這個年代做這些事情,大多數情況下不是思維定勢就是根本沒有用心去在乎推廣與營銷。

  回顧論壇

  百度百科對論壇的發展有很好的總結,論壇的出現首先是因為技術的限制,幾十年以前網速沒這快這麼方便,為了資訊交流某個人想出了論壇。國人的網路普及是隨著QQ這樣的即時聊天工具而鋪開的,但是要深入去瞭解互連網,還是得去一些專業的論壇註冊一個帳號,然後認識一堆朋友,在交流中不斷成長為大牛,這才是互連網的意義嗎!

  早年,特別是在中國,很多優秀的網站也都是從這樣一些不起眼的小論壇不斷髮展壯大的,大的有新浪,專業的有遊戲中的電玩巴士、文學有榕樹下,即便現在,論壇仍然是很多網站非常重要的部分,很多網站直接以論壇為主要部分,比如天涯,比如貓撲。

  論壇的爆發

  論壇得到人們認可,更多是因為他的資曆,論壇的爆發也是各種原因綜合引起的。

  現在也是這樣的,無論是論壇、部落格、微博,有價值的內容才能讓更多的網民有閱讀和參與的衝動。在互連網初期,論壇顯然是一種最靠譜的方式,當下很多流行詞彙也都是來源於論壇,比如版主、灌水等等,我想月光博主比我更瞭解,這是文化層面的。

  下來是技術層面,其實論壇並不簡單,起碼一個人做出一個能和Discuz和PHPwind匹敵的東西來說真不容易,早期的論壇必然會有一個技術上的大牛在支撐著論壇的發展。在中國,Discuz和PHPWind的出現給了很多技術上不是很好的人以機會,Discuz的開源更是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當年cn網域名稱的炒作,空間價格的降低、以及網路監管在當年還沒有這麼緊張的時候,論壇真猶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交流。論壇是匿名的,如果你在網上被罵得很慘,不用原來的帳號,重新弄個馬甲就行了。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都需要這種交流的方式。由於每個人的差異,每個人環境的不同,那種想突破地區的限制,尋找志同道合朋友的想法一定出現在很多人的腦海中。這是論壇滿足人們需求的意義。

  上面的原因都還是主因,引發論壇發展的則是因為論壇的推廣和營銷的效果,在很早的時候,論壇營銷的確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然後呢,論壇被很多人盯上了。

  隨著發展,論壇也逐步暴露了自己的種種弊端,特別是在訪問量和內容都特別多的情況下,如何甄別資訊的價值,如果表達個人思想,如果左右論壇的主題都為影響了論壇後來的發展。

  論壇的退燒

  部落格出現時,論壇退燒的情況非常明顯。這種論調可能更多的還是部落格服務供應商發出的。論壇代表了一群人的聲音,部落格則代表了一個人的聲音。對比起來部落格其實比論壇更能獲得人的需求,你可以離開群體,但你永遠離不開你自己的個體。部落格現在也成了很多人必備的服務,很多公司、組織、企業也都相繼開博。記得前一段時間世界人口重新排名,QQ空間的排名都已經位列前十。

  部落格後面就是SNS。如果當初部落格的服務加上實名認證和關係網路,然後再加上更多對個人和分享提供的功能,也就是SNS嗎,但是當初沒有意識到人們交友的需求,讓Facebook、人人、開心一夜爆紅。到了微博時代,論壇退燒越發嚴重,很多新生代的網民可能都從來沒有去過一個論壇,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論壇是什麼東西。網路的發達,各種資訊資源的便利擷取已經讓他們可以不再使用論壇這種模式了。

  阿里入資PHPWind,Discuz被騰訊收購都預示了這一點,論壇已經不會是互連網的主流,這裡不代表任何感情色彩,起碼對於Discuz來說,被騰訊收購或許會讓自己發展的更好。

  不僅是部落格、SNS、微博的影響,同行的競爭更影響了論壇的發展,百度貼吧和豆瓣的壯大更加壓縮了論壇的發展空間。

  對於豆瓣,很多人說他是SNS,在筆者看來,豆瓣更像是強化了社交功能的論壇。這樣說吧,如果你的朋友都在開心上,那你可能也就不需要人人了,但是你所喜歡的書籍、電影、音樂不可能跟著你一起去開心,強調主題內容,但又不去限制來自使用者的自由內容,正式豆瓣存在的意義,每當我們Google一些書籍、電影、音樂的時候,搜尋引擎的結果總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來自豆瓣的內容。

  百度貼吧更多是在技術上給了自建論壇衝擊。Discuz開源了,但建設者仍然還要面臨空間、網域名稱等一系列問題,所以這還是程式員的菜。百度貼吧和自己網頁搜尋的整合才是贏得使用者的優勢,你不用去擔心一切技術問題,只要你願意,百度貼吧就能給你做個論壇出來。

  這兩年網路監管愈發加強,我們也著實感覺到了很多論壇的隕落。

  論壇小強

  雖然論壇經曆了大起大落,但還是有小強般的精神。當然論壇本身沒有什麼精神可言,一些論壇仍然存在主要還是因為人們有這樣的需求。起碼老一輩網民都還有上論壇的習慣,對於一些主題內容人們還是會主動去關注,並希望持續挖掘內容。在SNS實名制大行其道的今天,人們還是很需要匿名的空間,畢竟人總有七情六慾,壓抑的生活下,我們也都需要去貓撲天涯來一些惡趣味。

  論壇是代表一個群體的聲音,有一些工作只有多人協作才能完成,比如說字幕組,我最愛的人人、破爛熊字幕組,他們還是以論壇為主體。

  論壇發展到今天越來越朝專業化的方向發展,跑去那些年長的論壇,新的論壇總需要一個能引起使用者持續挖掘內容,持續分享內容的主題。而這個主題正式這些自強不息的論壇得以延續的基礎。

  我們還需要論壇嗎

  抱歉,直到這一部分才迴歸到筆者的主題,瞭解論壇的過去以及現狀的背景都是這個解決這個問題的基礎。

  現在,需要論壇的無非有兩種,第一,是一些並沒有利益需求的普通網民,但是他們熱愛某一個主題內容,並有強烈的集體意識,所以他們需要論壇,百度貼吧、豆瓣或者他們之中有一個程式員,自己建一個論壇,都是他們的選擇。只要他們的主題會在很多不同的人之間產生共鳴,這個論壇也就會一直持續下去,並且繼續為互連網提供內容。

  另一類應該是一些企業了,而這裡其實也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希望藉助別人的論壇來推廣自己,也就是所謂的論壇推廣。另一類則是希望自己建立論壇,希望用論壇不斷來持續獲得客戶的支援,並延伸進行客戶關係管理的。

  對於第一種情況,筆者勸那些人還是盡量作罷。因為上面提到了,論壇逐漸向小眾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像很多大而全並且沒有主題內容的論壇,必然遭到淘汰。如果去主題論壇區做宣傳,必然會遭到論壇的反感,如果這些論壇本身有廣告專區,那論壇的成員有多少會去看呢!現在各種推廣方式都已經成熟了,有關鍵詞廣告,有SNS有微博,如果財大氣粗去選擇電視廣告受眾會更廣。選擇一些論壇發帖裝置,這除了讓論壇的成員與斑竹反感外沒任何效果,還會讓論壇的成員非常反感。

  對於正在考慮建論壇的企業來說,則要考慮的更多。《走出軟體作坊》的作者阿朱老師,在他的微博上說過一句話,特別好: 電子商務,從淘寶商城開始;客戶社區,從圍脖開始。論壇是一種人們交流的形式,建不建論壇不取決於論壇好不好,而取決於你的企業,和你的產品推廣需不需要一個論壇。如果你是一個做牙膏的廠商,做一個自己品牌的牙膏論壇怎麼會有人去訪問呢?

  做論壇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技術上的成熟並不代表運營上的輕鬆,如果你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吸引使用者的主題,或者在互連網上已經存在了很多同質的網站、論壇,那真的沒有必要在這麼大費周章。

  現在互連網這麼成熟,我們有這麼多渠道可以做推廣,何必局限於論壇這麼狹窄的範疇內。現在又了微博,而且很多公司通過實踐證明微博營銷的成功,微博也更加容易拉近企業與客戶的距離,那為什麼偏偏要去考慮論壇呢,再次重複一句,這個年代再這樣做,除了腦子笨思維定勢,就是壓根懶得去思考營銷推廣這件事情。

  繼續做論壇

  其實上面說過了,做不做論壇取決於需求而不是論壇的本身,對於一些有強烈內容需求的人或企業來說,他們仍然需要論壇。對於企業來說也一樣,只要你的內容足夠吸引使用者,並且在交流的環境下能夠產生很多有價值的內容,論壇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

  論壇可以匿名,論壇的每一位會員都是平等的,即便是版主發的帖回複也和其他人一樣,論壇中的意見領袖可以引起大家更多的話題。論壇還比較容易發現問題,不要小看一些很白癡的問題,這些都能反映產品在使用中的問題,或者發覺一些不容易被人發現的問題。

  記得筆者以前管理一個版區,那個版區只不過是供成員提問回答用的,但是因為我們的主題固定,獲得的效果要比百度知道要好的很多,時間一長也為別人積累出了很多問題解決辦法。

  論壇還是一個產生內容非常好的地方。網站可以不允許你一開始沒有內容,論壇卻可以讓你從0開始。

  也正是因為論壇的平等和開放性,運營好一個論壇,也要特別重視你的論壇版主,他們的上任是因為有著共同的愛好,作為所有者的你和版主之前沒有任何受法律約束的條約,版主都是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來為你打工,你絕對不能像老闆對員工一樣對待版主。時不時的優惠措施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來源:讀者遊利卡投稿,作者郵箱:pcedb0189#gmail.com(#換成@),原文地址。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