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病毒時至今日也可算是百花齊放了,搞得人心惶惶,一旦發現自己的電腦有點異常就認定是病毒在作怪,到處找殺毒軟體,一個不行,再來一個,總之似乎不找到"元兇"誓不罷休一樣,結果病毒軟體是用了一個又一個,或許為此人民幣是用了一張又一張,還是未見"元兇"的蹤影,其實這未必就是病毒在作怪。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特別是對於一些初級電腦使用者。下面我就結合個人電腦使用及商業網路維護方面的防毒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大家介紹介紹如何判斷是否中了病毒,希望對協助識別"真毒"有一定協助!
病毒與軟、硬體故障的區別和聯絡
電腦出故障不只是因為感染病毒才會有的,個人電腦使用過程中出現各種故障現象多是因為電腦本身的軟、硬體故障引起的,網路上的多是由於使用權限設定所致。我們只有充分地瞭解兩者的區別與聯絡,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在真正病毒來了之時才會及時發現。下面我就簡要列出了分別因病毒和軟、硬體故障引起的一些常見電腦故障癥狀分析。
破壞入侵後可能引起軟、硬體故障的可能性
經常死機:病毒開啟了許多檔案或佔用了大量記憶體;不穩定(如記憶體品質差,硬體超頻效能差等);運行了大容量的軟體佔用了大量的記憶體和磁碟空間;使用了一些測試軟體(有許多BUG);硬碟空間不夠等等;運行網路上的軟體時經常死機也許是由於網路速度太慢,所啟動並執行程式太大,或者自己的工作站硬體設定太低。
系統無法啟動:病毒修改了硬碟的引導資訊,或刪除了某些開機檔案。如引導型病毒引導檔案損壞;硬碟損壞或參數設定不正確;系統檔案人為地誤刪除等。
檔案打不開:病毒修改了檔案格式;病毒修改了檔案連結位置。檔案損壞;硬碟損壞;檔案捷徑對應的連結位置發生了變化;原來編輯檔案的軟體刪除了;如果是在區域網路中多表現為伺服器中檔案存放位置發生了變化,而工作站沒有及時涮新服器的內容(長時間開啟了資源管理員)。
經常報告記憶體不夠:病毒非法佔用了大量記憶體;開啟了大量的軟體;運行了需記憶體資源的軟體;系統配置不正確;記憶體本就不夠(目前基本記憶體要求為128M)等。
提示硬碟空間不夠:病毒複製了大量的病毒檔案(這個遇到過好幾例,有時好端端的近10G硬碟安裝了一個WIN98或WINNT4.0系統就說沒空間了,一安裝軟體就提示硬碟空間不夠。硬碟每個分區容量太小;安裝了大量的大容量軟體;所有軟體都集中安裝在一個分區之中;硬碟本身就小;如果是在區域網路中系統管理員為每個使用者佈建了工作站使用者的"私人盤"使用空間限制,因查看的是整個網路盤的大小,其實"私人盤"上容量已用完了。
磁碟片等裝置未訪問時出讀寫訊號:病毒感染;磁碟片取走了還在開啟曾經在磁碟片中開啟過的檔案。
出現大量來曆不明的檔案:病毒複製檔案;可能是一些軟體安裝中產生的臨時檔案;也或許是一些軟體的配置資訊及運行記錄。
啟動黑屏:病毒感染(記得最深的是98年的4.26,我為CIH付出了好幾千元的代價,那天我第一次開機到了Windows畫面就死機了,第二次再開機就什麼也沒有了);顯示器故障;顯示卡故障;主板故障;超頻過度;CPU損壞等等
資料丟失:病毒刪除了檔案;硬碟扇區損壞;因恢複檔案而覆蓋原檔案;如果是在網路上的檔案,也可能是由於其它使用者誤刪除了。
鍵盤或滑鼠無端地鎖死:病毒作怪,特別要留意"木馬";鍵盤或滑鼠損壞;主板上鍵盤或滑鼠介面損壞;運行了某個鍵盤或滑鼠鎖定程式,所啟動並執行程式太大,長時間系統很忙,表現出按鍵盤或滑鼠不起作用。
系統運行速度慢:病毒佔用了記憶體和CPU資源,在後台運行了大量非法操作;硬體設定低;開啟的程式太多或太大;系統配置不正確;如果是運行網路上的程式時多數是由於你的機器配置太低造成,也有可能是此時網路上正忙,有許多使用者同時開啟一個程式;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的硬碟空間不夠用來運行程式時作臨時交換資料用。
系統自動執行操作:病毒在後台執行非法操作;使用者在註冊表或啟動組中設定了有關程式的自動運行;某些軟體安裝或升級後需自動重啟系統。
通過以上的分析對比,我們知道其實大多數故障都可能是由於人為或軟、硬體故障造成的,當我們發現異常後不要急於下斷言,在殺毒還不能解決的情況下,應仔細分析故障的特徵,排除軟、硬體及人為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