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大互連網公司的主流C語言開發環境為Linux+C\C++,對於初學者而言,Linux下的C語言開發環境需要掌握諸如Vim、Makefile、gcc等相關知識,這已足以讓許多新人退卻;同時,下班以後的學習、刷題時,亦或是突有靈感想要狂寫代碼時,使用Linux+C也有諸多不便。
於是,當Java的IDE之神Eclipse第一次出現在筆者生命裡時,有一種驚為天人、生不逢時、時不假我、別攔著我要轉Java的衝動。冷靜之餘,詢問度娘,尋尋覓覓,黃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了基於eclpise搭建C\C++語言開發環境的開發思路。竊喜之餘,一股來自GNU的呐喊縈繞在耳邊,遂成此文。
閑話休提,本文是介紹基於Eclipse搭建C\C++語言開發環境的教程文章,在將度娘上的各種教程進行梳理、總結的同時,也將筆者安裝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一些心得予以分享。本文適合新手,同時對於老手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有不足,請多指教。
整個開發環境的搭建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JDK的安裝;
(2)Eclipse安裝;
(3)C\C++編譯器的安裝(MinGW)及環境變數配置;
(4)Eclipse相關設定及測試;
下面將按照上述順序進行說明。
1、JDK的安裝;
由於Eclipse運行時需要JDK,因此,請確保你的電腦上裝有JDK,並且已經配置好了環境變數。測試的方法是開啟Windows的命令列工具(cmd),輸入java、java -version以及javac -version時,均有輸出內容即說明安裝正確。若電腦上從未安裝過或曾安裝出錯,建議先從電腦上完整移除(控制台--卸載程式),然後按照下面的步驟重新開始。
JDK的官方下載地址為: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index.html,根據作業系統的位元選擇相應的版本即可。下載完成後即可安裝,安裝的方法很簡單,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安裝過程中有兩次需要選擇路徑,這兩次要選擇不同的安裝路徑,否則運行javac -version時會報錯。原因是安裝到同一個目錄時,會存在檔案的覆蓋,導致javac.exe檔案不正確。安裝完成後需要設定三個環境變數,配置方法為:右擊我的電腦->屬性->進階->環境變數,環境變數分為使用者環境變數和系統內容變數,設定系統內容變數即可:
(1)JAVA_HOME:這個是剛才安裝JDK的路徑,我的為:C:\Program Files\Java\jdk1.7.0_45;
(2)Path:設為%JAVA_HOME%\bin;%JAVA_HOME%\jre\bin;
(3)CLASS_PATH:設為.;%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設定完成後按照上述的方法進行測試,運行java、java -version及javac -version測試通過即可。
2、下載Eclipse IDE for C/C++
為了避免安裝CDT,可以直接下載Eclipse IDE for C/C++,下載地址為:http://www.eclipse.org/downloads/ 或http://www.eclipse.org/downloads/packages/eclipse-ide-cc-developers/heliossr1 ,有32位跟64位版本的,大家自己看著下吧。
下載完成後,按照預設路徑安裝即可。安裝完成後,需要設定eclipse工作目錄,作為以後的代碼工程存放路徑。
3、C\C++編譯器的安裝(MinGW)及環境變數配置
為了在windows平台下編譯C程式,還需要安裝一個C編譯器,本文選擇的是MinGW。下載地址為:http://www.mingw.org/download.shtml,下載安裝完成後,需要配置以下環境變數:
(1)Path:該環境變數裡加入C:\MinGW\bin; 最好放在最前面,後面記得加上分號(;)。
(2)LIBRARY_PATH :C:\MinGW\lib;
(3)C_INCLUDE_PATH :C:\MinGW\include;
(4)CPLUS_INCLUDE_PATH :C:\MinGW\include\c++\;C:\MinGW\include\c++\3.2.3\mingw32; C:\MinGW\include\c++\3.2.3\backward;C:\MinGW\include;
設定完成後,在命令列裡輸入gcc -v,會輸出gcc版本資訊即可;或輸入mingw32-make.exe -version,輸出版本資訊即可。
20170816補充:若建立C項目編譯後,在Eclipse的console欄中出現“can not find make in path”之類的英文錯誤提示,不用慌張。首先檢查自己的Path環境變數中是否正確配置了C:\MinGW\bin,若未配則配置上即可;若配置上了仍有上述錯誤,則將C:\MinGW\bin\mingw32-make.exe備份後改名為make.exe,這是因為Eclipse編譯C代碼時預設尋找名為make.exe的可執行檔。
4、Eclipse相關設定及測試
開啟Eclipse後,建立一個C或C++項目,選擇hello world C project,toolchains一欄選擇MinGW GCC,即可建立出一個基本的C語言程式。按照流程編譯、串連後,運行,即可看到console一欄輸出hello world。。。至此,即完成了Eclipse下C\C++語言開發環境的搭建。
20170816補充:在這一步中,可能會出現明明成功編譯出了*.exe檔案,但是在run時,Eclipse仍然報找不到可執行檔測錯誤。對於該問題,需要設定該工程的執行偏好,具體做法為點擊run按鈕旁邊的下拉式箭頭,選擇run_configurations,雙擊C/C++ application一欄:在main頁中設定要執行的工程和可執行檔的位置,在Environment頁中添加環境變數C_INCLUDE_PATH :C:\MinGW\include,儲存後退出即可成功執行了。
5、Eclipse開發環境的設定
按照1到4即可實現C語言代碼的編譯、連結,但是為了讓自己的開發環境看起來更加的舒適,需要打造適合你的Eclipse環境,在此簡單介紹主題Theme和C代碼不全功能的設定方法。
預設安裝的Eclipse主介面為純白色,長時間觀看很容易讓眼睛疲勞,為此,Eclipse提供了很多色系的主題Theme,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即可,可以參照該文進行:http://blog.csdn.net/Justnow_/article/details/50173069。
此外,為了實現代碼自動補全功能(預設的只會在.或->後自動補全),需要在Eclipse下設定兩個環境變數,設定方法為: 啟動Eclipse後,進入:Windows-->Preferences-->C/C++找到Environment。增加兩個環境變數:
(1)CPLUS_INCLUDE_PATH:C:\MinGW\include\c++\;C:\MinGW\include\c++\6.3.0\mingw32; C:\MinGW\include\c++\6.3.0\backward;C:\MinGW\include;(其中6.3.0為我的gcc版本,)
(2)C_INCLUDE_PATH: C:\MinGW\include;
設定完成後,按Alt+/ (有些配置是Ctrl+Space)即可觸發代碼提示功能,讓寫代碼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至此,就可以在Eclipse下自由自在的開發C代碼了。
下一篇文章準備寫一下初入職場的新員工,需要具備哪些知識以及如何快速的入門,且聽下回分解。
自律者自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