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20日晚間,一個驚人的訊息傳來:Oracle(甲骨文)宣布以74億美元收購Sun。這一交易讓不少人意外,此前,業界傳出IBM與Sun就合并展開了談判,但最後以失敗告終。
其實坊間很久以前就一直有Oracle對Sun收購的傳聞,但此次真的收購Oracle對Sun的收購之所以讓人意外,51CTO.com總編、資深IT媒體記者老楊認為,第一個原因是此前IBM對Sun的收購讓人瞪大了雙眼,卻忽視了旁邊冷靜的Oralce;另一方面,許多人認為Oralce只是對MySQL感興趣,卻沒想到Oracle的胃口如此之大……
不過既然已經發生了,那我們沒必要再揣測其中的緣由。那麼,收購之後會出現什麼呢?老楊認為,隨著Sun這個曾經的IT基礎設施巨頭在挑戰IBM過程中壯志未酬地倒下,但這並不意味著競爭的結束!
老楊在三年前曾經寫過一篇博文《Sun在IT基礎架構整體領域向IBM發起挑戰》,分析在整體IT基礎架構市場的競爭情況。是時,HP退出了在計算和儲存領域的自有研發,轉而在商業領域轉型。而在傳統的從計算、儲存到作業系統、中介軟體、資料庫和工具等領域,只有IBM和Sun兩家公司擁有全線產品。
讓我們再重新對比一下三家公司的結構:
現在,我們應該明白IBM收購Sun的價值:雖然在計算、儲存、作業系統、資料庫、管理等各個領域,Sun只是IBM眾多競爭者之一;但擁有全線產品的,只有這一家!“消滅”了它,就等於IBM再也沒有了全線競爭者。
Sun的倒下有諸多自身原因,本文老楊不做分析;畢竟在矽谷,Oracle公司CEO拉裡•埃裡森(Larry Ellison)和Sun公司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斯科特•麥克裡尼(Scott McNealy) 並稱美國矽谷兩大狂人,他們敢想敢幹更敢說的風格,一直深受媒體“喜愛”,但同時也有點抓不住脈絡。有分析稱,此前IBM未能收購Sun,原因之一就是麥克裡尼的強烈反對。
但Oracle吃掉Sun,卻使市場競爭態勢發生了有趣的變化……
首先,Sun的計算和儲存優勢得以繼續保留,這方面恰好彌補了Oralce的空缺!唯一的問題是,以後我們不能再將Oracle定位為“軟體公司”。不過,Oracle自身的管理能力如何,尚是個大問題。老楊個人揣測,Oracle將其獨立為子公司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就像現在的Sun微電子部門(SPARC部門)。
其次,在作業系統領域,由於Oracle此前在Linux領域的深耕細作,加上Sun Solaris在Unix領域的巨無霸地位,整合後的Sun+Oralce相當於在非Windows領域都站在了上遊,老楊認為不僅僅是IBM,連微軟恐怕都需要換一個視角看新Oracle了。
第三,最關鍵的是,此次整合必將對Java本身產生變數,但老楊認為這種變化很可能是正向的。Oralce此前和Sun有多年的合作,Oracle很多軟體都是基於Java的,因此這種整合本身不會對Oralce的應用產生負面影響;相反,Oralce的加盟,有可能對Java本身產生巨大促進!
第四,在作業系統領域,市場排名本來就是老大的Oralce再加上希望之星MySQL,無論對IBM DB2還是對微軟SQL Server,恐怕都不是好訊息……
曾經的工作站之王、Unix之王和締造了Solaris、Java傳奇的巨人Sun倒下了。但就像武俠小說中的傳功,他將27年積攢的能量,傳給了同樣期待與IBM一較高下的Oracle。我們會看到一個新巨頭的誕生嗎?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