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學與現代教育
在當代社會的迅猛發展中,國際性的“知識爆炸”與“人口爆炸”已成為嚴峻的現實。在這種現實面前,教育事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有所思考並不得不有所行動,去迎接這個挑戰。在不斷產生的教育改革思路和持續進行的教育改革實踐組合運動中,我國的教育技術學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它因將技術手段納入教育方法的特有思路,扮演著促進現代技術與教育聯姻的角色;它作為對教育學豐富和擴充,毫無疑問地將對我國現代教育改革產生有力的推動作用。考察教育技術學的曆史,即使將它的早期狀態如十九世紀末國外的幻燈輔助教育,我國本世紀三十年代誕生的“電化教育”都算在內,也不過一百年。與教育學相比較,特別是與我國源遠流長的教育文明史相比較,教育技術學的年齡可真是太小了。但是,這並不說明教育技術學對於我國的現代教育改革進程無足輕重,恰恰相反,教育技術學是當代科學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是應時代要求而生,順時代潮流而長,將成為我國現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1)。近幾年全球性教育技術學科的發展,層出不窮的觀念更新,如我國教育技術界關於電化教育概念和教育技術概念的學術爭論、日本的教育工學的發展及美國1994年推出的教育技術新定義等,都可以看成是教育技術學青春躁動的展現。
然而從整體上看,在我國龐大的教育系統內,特別是在教育技術圈子外,不論是教育管理者、教育理論家還是教育實踐者,對教育技術學的認識仍然相對不足。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現代教育改革的前進步伐。主觀上,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教育技術界本身力量有限,無法向外組織更大力度的宣傳,沒能更好地喚醒教育界乃至整個社會對教育技術學的瞭解;其二是教育管理部門和教育理論界對新生的教育技術重視不夠,不能準確而積極地處理教育學與教育技術學的有機關係;不能認識清楚教育技術並不僅僅是教育技術界內部的事情這一根本特徵;不能在應有的高度上指揮或引導教育界進行有教育技術參與的教育改革實踐,從而不能領導教育技術有機地融入教育改革的大潮,其直接結果是導致教育改革腳步在一定程度上的受滯。雖然,這種狀況最近已有好轉,如國家教委所屬數個職能部門紛紛出面組織全國性的教育技術研討和實踐等等,但是,筆者作為教育技術界的一員,仍感覺到有責任將自己對教育技術學的見解公之於眾;筆者又作為教育界的一員,有責任呼籲同仁們更加重視對教育技術理論和實踐的研究,用以促進我國現代教育的進步與繁榮。
一、教育技術學與教育學
教育技術學對於教育學是派生和依賴的關係。教育學是有著悠久傳統的、理論結構比較完善的、相對穩定並為社會所瞭解的老學科,而教育技術學則是年輕的、在不斷髮展和變化中的、為多數人所不知曉的新學科;教育學是有著自己龐大理論體系的,相容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等諸多學科精髓的完整性與綜合性兼具的大學科,而教育技術學則是在教育學學科覆蓋之下的、有著更具體內容的、更強針對性的分支學科;教育學是經幾千年的發展,領域界限較為明確的單一學科,而教育技術學是應教育發展需要而誕生的、教育科學與技術科學兼而有之的交叉性學科。順便說,有意思的是,教育技術學在學科劃分上隸屬於教育學,就是說進入了人文科學的範疇,然而,我國各大師範院校的教育技術本科生卻明確地屬於理科生。
教育技術學與教育學是有著直接和有機聯絡的。教育技術學是誕生在教育學母體上的、以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進步為目的的新學科。教育技術學是教育和技術接觸的產物,沒有這個接觸,就沒有教育技術學。認知心理學、行為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等等共同作為現代教育學的理論指導,當然也是教育技術學的理論指導。教育技術學的發展以教育基本理論為指導,離開教育學的基本方法另外尋找教育技術學的新方法也是不可能的。教育技術學的主要思路,是開展關於新媒體應用的實踐及理論研究,探尋如何將新的教育媒體有機地、合理地介紹給大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徑。
近年來,教育技術界較有代表性的進步是由美國AECT(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於1994推出的教育技術新定義,它說:“教育技術是關於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與評價的理論和實踐”(2)。我國教育技術界在借鑒他人,並充分注意中國特色的基礎上,自己的學科建構思想,也越來越合理化和明朗化(3)。這說明教育技術學已經不再簡單地是關於媒體使用的學問,它是基於教育學基本理論和思想方法的,將媒體與資訊、環境等因素一併劃入教學資源的,同教學過程一併綜合考慮的學問。就設計、利用、管理、評價這幾個方面來說,它與教育學的運作思路是相同的。教育技術學的唯一例外,是對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問題表現出特別的關心。
教育技術學因其有明顯的關於“技術”的內容在內,使得外界對它的審察,往往停留在“充滿機械色彩”的層次上。客觀地講,機械色彩並不是不曾在教育技術的發展史中存在過,但這種色彩在教育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已經被遠遠地拋在身後。教育技術學的也和教育學一起,在教育觀上覺悟了行為主義與人本主義的融合,在研究方法上追求著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統一,正在以“充滿人情味”的姿態回報大教育(4)。
教育技術學在思路上與教育學的重合,並不是說教育技術學要取代教育學,這是不可能的。教育技術學與教育學在思路上的重合,正說明教育學是教育技術學永遠的基礎和取之不盡的思想源泉。教育技術學一改早期的重視媒體或重視過程的低級形態,自覺地吸納教育方法論的精華,上升為重最佳化的進階形態,實質上是將教育方法論融入自己,在開發教育媒體的同時一併研究它的方法問題,使得對教育技術手段的介紹更具有說服力,更易於為人們所接受。
二、教育技術與資訊技術
教育技術特別是今天的教育技術,越來越明確地,並且是很自然地帶有資訊時代的造化痕迹。因此它不僅僅是運行於教育學覆蓋之下的學科實踐,同時還是運行於資訊技術影響下的技術實踐。
說到資訊技術,我們的第一個反映就是所謂“資訊高速公路”。資訊高速公路的確是現代資訊技術的典型代表。觀察我國的資訊高速公路建設,儘管較歐美髮達國家還有一定的距離,但無疑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其中“國家教育科研資訊網”的建設,更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已成為我國逐步實現教育科技資訊交流現代化的重要標誌(5)。然而,說到資訊時代,資訊在社會上的流動方式是多元的和空前豐富的。比如傳播界認為,目前在社會上佔主要地位的福士傳播媒介仍然是報紙、廣播和電視(6)。雖然在部分發達國家,電腦網路已經成為人們擷取或交流資訊的主要通道之一,仍然也不可忽視報紙、廣播和電視在資訊傳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由於心理的、經濟的或是其它原因,傳統的資訊傳媒不會在一夜之間突然退出曆史舞台。實際上,許多傳統媒介很可能將伴隨我們人類曆史的全過程。不消說今天以報紙為代表的印刷媒介、廣播、電視以及其它的小媒介種類,都在積極地為著適應新的社會狀態對傳播的要求,作出了許多有效努力。可以說,無論是在今天或在某個可以預見的將來,多種媒體並存乃是必然的規律和趨勢。
具體到教育技術,它所關心和準備向大教育介紹的教育媒體群落,也必然是多樣化的。按現在我國教育技術專家們的劃分,可能的教育媒體種類從粉筆黑板、口耳相傳到以“電化”為特徵的教育媒體,然後再到以電腦為基礎的各個層次的電腦輔助教育手段,包括基於單機和區域網路的多媒體電腦輔助教育一直到基於“資訊高速公路”的電腦輔助教育。就涉及範圍來看,與社會資訊傳播通道是相同的,不同之處僅僅表現在它們各自的側重上。這是自然而然的:任何一個社會資訊傳播通道,都有可能成為教育資訊傳播通道,都有可能為教育事業所用;而教育傳播又畢竟是不同於一般社會傳播的有更強局限性的傳播,這又決定了它對媒體使用的側重不同於一般社會傳播。實際上,教育學科的性質,也決定了它對資訊源和資訊通道的擁有,對更豐富、更便捷的資訊源和資訊通道的永遠需求。
教育技術學不僅研究“資訊高速公路”這樣的先進媒體,它還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對傳統
媒體的開發、應用的研究和實踐上。它更尊重因地區不同、經濟條件不同、人的心理適應程度不同造成的差異。它講究在尊重學習者自主性、能動性的基礎上,在尊重教師的創造性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所有可能得到的教學媒體。它的態度是客觀的,又是積極向上的。它的第一目的是將教學媒體最小阻力地、最大效率地介紹給教育界的所有教育實踐者;它的最終目的是推動教育的現代化改革。
三、請接納並投入教育技術
大家經常提到的所謂戴爾經驗之塔,是對人們獲得知識與能力的渠道的概括性描述。它將人的各種學習經驗分成三個層次:這就是做的層次、觀察的層次、抽象經驗的層次。交錯地、不是截然分割地,上述三個層次按資訊的傳載形式來分,也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客觀事物資訊體、機器資訊體、符號資訊體(7)。顯然,對於兩種分類方法中第一層次的經驗,特別需要從身體力行的做或對客觀事物的具體觀察來獲得。然而,對它們上面兩個層次中資訊的擷取,即不論是觀察的經驗或抽象的經驗,均可能是由機器資訊體中得來的,機器資訊體不僅可以傳送圖象符號資訊,還可以傳送語言符號資訊。機器資訊體可以非常迅速、便捷、經濟、準確地將需要的資訊傳送到你面前。實際上,機器資訊體可能傳送的資訊類型還可能增加,總有那麼一天,它會大面積地送來觸覺、味覺、運動覺等等。它將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越來越豐富地提供交叉資訊、多重刺激、適當的冗餘度等等條件,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當今流行的多媒體電腦輔助教育,即是多種感官交叉刺激的代表之一。無疑,教育技術的推廣對於提高學習效率和推動教育改革,是有極其重要的價值的,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也是不可替代的。
教育技術更利於發揮學習者的個性和主觀能動性。它是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對立的教育思潮相互融合的技術基礎。它高效、便捷、易於控制等特徵,使得它所提供的環境將更加適合從班級教學向個別制教學的轉化;更容易實現創見式教學和教學內容的協作化和模組化;更利於實現對全社會的和針對個人的教學方式多樣化和豐富化。毋庸置疑,它將是教育改革實現革命性進步的關鍵因素。它對現代教育改革的加入,為教育實踐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新的現象。關於這些新問題、新現象的研究,僅僅靠教育技術界人力是遠遠不夠的,更何況教育技術學作為我國的一個新興學科,還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培養出足夠的專門人才。新技術加入教育實踐帶來的新問題,同樣也應該是教育學界所應重視的問題。喚起教育界專家們對教育技術的重視,是理所當然的和必須的。這就是本文所要強調的:教育技術並不僅僅是教育技術界的事情,而是所有教育管理者、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者們共同的事情。
而實際狀態是,教育界對教育技術的廣泛自覺接納,現在仍處於幼稚階段。儘管國內教育界特別是教育理論界和教育管理界的部分人士,已經對它有所認識並已經開始了推動教育技術發展的身體力行;國內教育實踐界的有識之士,也已經有所覺悟並開始了初步的嘗試。但是這些都還遠遠不夠,教育技術學的有機和良性的發展對我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作用,並沒有被每一個教育界同仁所充分理解,許多人對教育技術學仍然在隔岸觀火,或仍然把它視為雕蟲小技。這顯然與他們思想上對新事物的普遍惰性不無關係;與中國幾千年來形成的崇尚抽象思維而輕視實踐的思想作風不無關係;與對技術科學的不瞭解和由此產生的神秘感不無關係。現在是需要大家警醒且是不得不警醒的時候了。
之所以教育界對教育技術的接受速度較客觀需要有較大的差距,除了教育管理者、教育技
術界的工作力度仍然不足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們的心理惰性,對新事物的適應速度太慢。今天,沒有哪一個教師會認為粉筆黑板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是匪異所思,是洪水猛獸;甚至任何一個站到講台上的教師對自己面前的教本、備課簿、粉筆、黑板是如此之適應,甚至這老一套根本不會給他帶來任何心理負擔。而越是這樣,他對於任何的其它嘗試,除非是迫不得已,都難以主動地採取真正有效行動。這也是較為普遍的心態。
然而,這種觀念的大規模更新已經是迫在眉睫,只要我們不是簡單地、死心塌地地要抱殘守缺,該是積極行動的時候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全體教育界同仁的努力,很快會有那麼一天,常規的、普及型的媒體裝置會與現有的粉筆黑板一樣,為任何一個需要它的人所擁有。不斷的技術進步會帶來不斷的變化,甚至每一位教師,都會如此適應不斷的媒體進步和不斷的媒體變化:假設某一段時間沒有太多的變化,他反而會悵然若失。如同今天,人們對於較近距離的旅行,多選擇汽車;中距離的旅行,多選擇火車;長途旅行,多選擇飛機。當你舒適地享受交通工具帶來的方便的時候,你當然不會為免除了長途跋涉的艱辛而後悔。到那時,在能滿足各種需要的多種多樣的教育媒體面前,任何一個教育者進行得心應手的選擇,都會自覺地成為教育技術的實踐者。在多種多樣的教育方式或學習方式可供人們選擇的時候,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或學習者都樂於進行這些選擇的時候,教育技術還會不被人理解和重視嗎?我們還要再問一句:你打算一定要到那個時候才去理解和接納教育技術嗎?你準備只在粉筆和黑板條件下“跋涉”到什麼時候?
四、教育系統的後發特徵
教育技術學對技術的獨特理解和掌握能力,是教育學的其它學科所不能替代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技術是教育向新技術、新時代進軍的當然先鋒。
然而,我們知道,一般媒體在教育界的使用,要有一個開發及探索性使用階段;在這之後,該媒體被較大面積的接納,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兩段時間之和,就是一種新媒體被發現直至在教育界得到推廣的完整周期。我們還會經常性地見到其它領域中總是有些新的非常先進的媒體,但在它教育系統中的使用和推廣則顯而易見地遙遙無期。這是頗令教育界尷尬的事情,然而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並不是什麼不可救藥的致命之傷,任何因此產生的悲觀情緒都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不論社會的進步、發達程度如何,教育系統都不會是最具經濟實力的系統,而是標準的後發系統,至少在今天的所有國家和地區,都是如此。有資料介紹,各國軍界、航空航天界等相對有較好的經濟實力,而由遊戲機市場對商家的刺激更是不可忽視的新媒體誕生之源(8),經濟因素的制約是教育界必須正視的現實。我們應取的正確態度是,充分認識清楚教育系統的後發特徵,在正視和重視後發規律的研究上多下功夫,爭取最大可能的發展速度和最大可能的社會效益。實際上,誰能在對教育後發特徵的掌握上爭取主動,誰就能走在教育事業發展的前沿。
五、現代教育和未來教育
從大教育的高度論述現代教育和未來教育當然是更為準確的,比如描述它的全民教育特徵、素質教育特徵、資訊化特徵乃至高效率、高品質特徵。但是筆者此處並不準備那麼辦,而只是要從技術的角度對現代教育與未來教育給出大致的描述。流行的看法是,現代教育將大致分為三種模式:其一是課堂教學模式,現有中小學、大中專院校多採用這種模式。這種模式是在尊重學生個體性和自主性的基礎上,實現由教師控制和學生自主控制的,通過多種教學媒體傳播教育資訊,對學生形成多種感官刺激有機結合的,與有機反饋的教學模式。其二是遠距離教學模式,現有教育電視台、廣播電視大學等等就是在這種模式下運轉的教育過程。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可以藉助廣播、電視等現代化的傳播媒體,比較容易地實現較大面積的覆蓋,在教育人力、財力相對不足的條件下,對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均是很好的實現手段。其三是學生自學為主的教育模式,學習者藉助社會或某些機構為他們提供的種種資訊傳播通道,自主地進行學習。這種模式廣泛地存在於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中,是他們接受繼續教育的有效途徑,包括現有的各類函授、自學考試等等,均屬於此類模式。這類模式中,教育管理部門組織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專門教學方案設計和組織教材,提供可以通過種種媒介向學生傳播的教育資訊源。就我國現在教育實踐的發展趨勢看,這幾種模式將逐漸走向交叉和融合,作為我國素質教育、繼續教育的共同基礎。
關於未來教育的前景,我們似乎經常可以見到許多令人陶醉的描繪,而且不論在哪一個時代,總有人願意做這種非常愜意的事情。這件事,至少並不僅僅是教育技術專家們的專利。比方說教育管理者、社會活動家、社會學學者、教育家、直至現今很時髦的所謂未來學家,都可以作這種描繪,而且這些描繪往往都很近似。不論是誰,在作這種描繪的時候幾乎無一例外地類似地談到關於學習者坐在電腦前的藉助電腦網路的自主學習方式;以及在這種方式下教師地位的淡化及學習者與施教者界限的模糊;談到社會可能提供給任何一個學習者的豐富的和多樣的學習途徑和學習方式;談到人才教育與繼續教育;等等。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育技術在其中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那麼好了,既然大家對未來都看的這麼清楚,何妨使自己的感官,更實際地注目一點當今的現實呢。更何況,實現任何一個具體目標的實現,都需要腳踏實地地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呢。
參考文獻
1 顧明遠,“教育技術學和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電化教育》,1995年第8期,第38頁
2 高利明,“教育技術學的AECT1994定義及啟示”,《電化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第20頁
3 南國農,“對我國電化教育深入發展的思考”,《中國電化教育》,1997年第12期,第5頁
4 鐘志賢,“衝突與調和-人文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技術”,《電化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第6頁
5 趙仲儒,“加強資料庫資訊資源建設 促進INTERNET在中國的發展”,《電腦世界》,1996年第8期,第26頁
6 周憲華,“從比較中看報紙、廣播、電視三大新聞傳播媒介的發展趨勢”,《廣州師院學報.社科版》,1991年第3期,第30頁
7 張詩亞,《震蕩與變革-20世紀的教育技術》,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頁
8 尼葛洛龐蒂,《數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