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
這裡簡單記錄學習Golang之旅,方便自己回顧。
packagemain
import"fmt"// 我們需要使用fmt包中的Println()函數
funcmain() {
fmt.Println("Hello, world!")
}
每個Go原始碼檔案的開頭都是一個package聲明,表示該Go代碼所屬的包。包是Go語言裡最基本的分發單位,也是工程管理中依賴關係的體現。要產生Go可執行程式,必須建立一個名字為main的包,並且在該包中包含一個叫main()的函數(該函數是Go可執行程式的執行起點)。
Go語言的main()函數不能帶參數,也不能定義傳回值。命令列傳入的參數在os.Args變數中儲存。如果需要支援命令列開關,可使用flag包。
在包聲明之後,是一系列的import語句,用於匯入該程式所依賴的包。由於本樣本程式用到了Println()函數,所以需要匯入該函數所屬的fmt包。
有一點需要注意,不得包含在原始碼檔案中沒有用到的包,否則Go編譯器會報編譯錯誤。這與下面提到的強制左花括弧{的置放位置以及之後會提到的函數名的大小寫規則,均體現了Go語言在語言層面解決軟體工程問題的設計哲學。
所有Go函數(包括在對象編程中會提到的類型成員函數)以關鍵字func開頭。一個常規的函數定義包含以下部分:
func函數名(參數列表)(傳回值列表) {// 函數體
}
對應的一個執行個體如下:
funcCompute(value1 int, value2 float64)(result float64, err error) {//函數體
}Go支援多個傳回值。以上的樣本函數Compute()返回了兩個值,一個叫result,另一個是
err。並不是所有傳回值都必須賦值。在函數返回時沒有被明確賦值的傳回值都會被設定為預設值,比如result會被設為0.0,err會被設為nil。
Go程式的代碼注釋與C++保持一致,即同時支援以下兩種用法:
/*
塊注釋
*/
// 行注釋
相信熟悉C和C++的讀者也發現了另外一點,即在這段Go範例程式碼裡沒有出現分號。Go程式並不要求開發人員在每個語句後面加上分號表示語句結束,這是與C和C++的一個明顯不同之處。
編譯器:
假設之前介紹的Hello, world代碼被儲存為了hello.go,並位於~/golang目錄下,那麼可以用以下命令列編譯並直接運行該程式:
$ cd ~/goyard
$ go run hello.go # 直接運行Hello, world!
使用這個命令,會將編譯、連結和運行3個步驟合并為一步,運行完後在目前的目錄下也看不到任何中間檔案和最終的可執行檔。如果要只產生編譯結果而不自動運行,我們也可以使用Go命令列工具的build命令:
$ cd ~/golang
$ go build hello.go
$ ./hello
Hello,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