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小米 百度
很多朋友都會問,每天看到這麼多寫AI的,甚至一大堆標題黨說AI要毀天滅地的,但是AI到底在哪呢?
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AI作為一種重構底層,是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的技術。這樣的技術特徵,導致AI可能無法像前端技術那樣帶來瞬間的震撼,而是需要消費者在新的人機共存關係中感受和探索AI帶來的價值,與AI應用性一起成長。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撬開消費者的心智防區,把AI落地帶到真實的消費世界當中呢?
據目前情況來看,空洞的技術佈道和淺嘗輒止的AI體驗都無法完成這個命題。可能必須要使用產品體驗、技術達成條件和性價比等數個細節的協同作用,才能真正讓AI落地。
剛剛的第一屆小米IoT開發人員大會上,小米宣布與百度達成深度合作,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著重介紹了以DuerOS為代表的新一代人機互動平台。這種思路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全新的可能:在使用者與AI產品間存在心智待開發區的時間節點上,能否用成熟的使用者產品線來推動AI落地,甚至從而再次激發IoT產品的價值飛躍?
這種模式下,IoT與AI或許可以組成一個大寫的“X”,當兩條線相互交匯,可以彼此借力重新生長。AI落地需要一個新的技術+商業範本,百度和小米的新碰撞,會是應時而動的那一個嗎?
小米的IoT架構,也許是今天最好的AI釋放區
為什麼IoT產品,是AI的最好結合部;而小米的產品系可以說是DuerOS 2.0目前最合適的能量釋放區呢?
這可能要從AI的特性和小米“米家”代表的產品系列基礎來解釋。讓我們從三個維度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AI體驗完美適配小米全系戰略:想象一下,什麼時候你會覺得對話式AI的互動方式非常非常不一樣?可能在操縱單個3C產品的時候這種感受還不明顯,因為無論是遙控器模式還是開關模式,其實都與語音互動的體驗差別不大,只是使用者喜好問題。但如果一旦你需要操縱一大堆電器和智能家居產品,從掃地機器人到電飯煲,甚至包括燈光、廚具,甚至馬桶,那麼無數個遙控器和無數個開關顯然是讓人心煩意亂的體驗。換言之,假如可以說句話就操縱整個家,那麼消費者得到的價值將完全不同。
(看著就有點厲害的小米生態鏈)
但這樣的使用體驗,就要求先要有全系的IoT智能家居產品進行支撐,畢竟AI廠商從頭開始打造硬體體系耗時耗力,也有市場接受風險。小米的全品類、全家居IoT戰略,給了AI系統全面控制家居情境,帶給消費者體驗突變的可能,自然與AI語音互動命題完美適配。
二、小米產品與AI的使用者體驗雙向促生。小米全IoT產品可以在各個不同的家居製造業領域脫穎而出,搶佔大量市場份額,很重要的支撐點在於審美設計與使用者體驗上的標新立異。這兩點的支撐下,小米IoT產品得以組成一個象徵著生活美感、年輕活力的產品體驗氛圍。
當AI新的識別能力與互動手段加入產品體系之後,一方面使用者體驗可以得到快速擴張,另一方面產品原有的體驗氛圍會催生使用者對AI的認知。雙向合力之下,創造性的新使用者體驗自然水到渠成。
三、小米IoT的進度即是AI的能力賦能。根據此前的資料,小米平均半個月就會投資一家新的產業鏈相關企業,憑藉高速的IoT發展步伐,小米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商用物聯網硬體平台,整個IoT平台連網裝置超過8500萬台,日活裝置超過1000萬台,夥伴超400家。而對於AI平台來說,每一個新增的硬體出口就是N種能力與喚醒方式的提升。也是AI開發人員的新思維基礎。小米IoT的快速發展,本身也給了百度AI能力良好的技術落地實驗平台與資料感知體系,成為下一步進化的基礎。
小米IoT的產業擴張結合Duer0S代表的百度AI解決方案生態擴張,形成了有效交叉生長體系,這可能是目前AI落地中最需要的價值支撐體系。
從體系中感受覺醒:DuerOS升級帶來的AI落地性變革
當然了,之所以稱AI與IoT產業鏈的匯合為X型生長,是因為他們帶來的能力提升是雙向的。對於AI來說,成熟的IoT產品線將帶來技術轉化為消費者真實認知的視窗。而對於IoT產品本身來說,AI卻有可能成為真正實現戰略目標達成的唯一跳板。
可想而知,消費者購買IoT全系產品絕不能僅僅依靠品牌好感。IoT化之所以會取代,並且能取代傳統家居產品,一定要有足夠充分的價值輸出點。
但是傳統形態的IoT產品系列,其實本身還是各自為戰的。使用者購買系列產品和購買單獨產品獲得的體驗差距並不大,這是因為移動互連網的產品形態,基本決定了一般IoT產品的互聯形態以手指控製為主,互聯效率低下,甚至無法培養使用者使用習慣。
而這個解決方案,顯然需要通過DuerOS這樣的AI平台化能力來解決。從IoT基礎串連能力到真正的智能家居,我們設想將經曆四個階段:階段一是裝置可連網,可以讓使用者自主控制;階段二是使用者可以不使用硬體控制,以生物方式驅動IoT裝置,即所謂的裝置感知使用者;階段三是裝置不只是單向度被控,還要主動預判和理解使用者需求,釋放自己的解決方案,無形中讓使用者更舒服。也就是所說的IoT學慣用戶;階段四是IoT產品可以與使用者達成整體協同,自由組合,使用通用能力幫使用者解決各種問題,也就是所說的人機共生。
在通往IoT未來的道路上,可以說每一步都離不開AI的協助。我們可以看到,這次百度與小米的新合作計劃,披露出將涉及百度AI在知識圖譜、深度學習、語音、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慧技術方向,和上的不同能力。也就是說整個合作將深度展開,輔助IoT產品不斷完成多重能力的進化與迭代,真正通往未來奇點。
在小米IoT開發人員大會上介紹雙方合作時,陸奇表示“在新的生態和新的工程師文化下,開發人員的成功才是百度的成功,夥伴的成功才是百度的成功。從很多意義上來講,AI+IoT為工業開拓了新的起點,帶來了無限的產業創新機會“。事實上,二者結合絕不只是小米和百度的機遇,更大可能是兩種產品思維,以及技術與市場結合的機會。陸奇評價這次合作計劃為”多個朋友多條路“,路不僅是向領域內的企業開啟,更是為技術快速迭代和泛華商業空間鋪設可能。
從最近的一次突破性變革來說,在百度世界大會DuerOS宣布推出2.0版本之後。其平台能力在遠場喚醒能力、對話式記憶能力、人聲AI合成能力以及精準語音辨識能力上都有了大幅跨越。也就是說,新接入的硬體裝置,將感受到完全不同於以往AI語音互動的價值感受。並且技能開發能力的開放,將讓AI的垂直解決能力大幅提升。
強勁的識別、喚醒和記憶能力作為橋樑,一邊是無數AI語音技能的加入,一邊是眾多新硬體被接通,帶來的綜合體驗提升不容忽視。
體系化的IoT裝置,最初帶給消費者的是一種未來遐想。而AI互動可以將這種遐想變為真實的價值覺醒,這是IoT平台目前最需要的落地進化。
生根後如何發芽?協同化到AI的X生長系
AI遇見IoT,可能是技術領域壓根就無法避免的一次邂逅。但是當兩個開放的體系在生活家居情境中碰撞,能得到的東西或許會比想象中更多。
假如IoT接入AI能力,實現互動與互聯效率上的提升,是種子在土壤中生根的話。兩個體系如何在此後發生故事,就是發芽抽枝,甚至開花結果。
根據以上對於各自平台的升級體驗討論,我們或許可以暢想這樣的未來:DuerOS的資料感知能力、終端解決方案、消費者友好度、使用者使用習慣在小米IoT生態中走向成熟,而小米的IoT命題則可以通過對話式AI的驅動力,經過百度AI陸續帶來的識別、感知與新互動體驗,達到創造全新家居物種的目的。
在相遇之後,AI與IoT將藉助以對方為跳板,達成以往不可能的技術落地條件,去往全新的價值方向和技術解決空間。兩者的協同化,是能夠讓技術與產業緊密結合近乎唯一的方式。必須完成不僅是連結與搭載,而是共用推進腳步、共用生態擴張密度,才能讓AI+IoT這個本該如此的命題取得產業關係上的價值最大化。
從這個角度來看,百度DuerOS作為今天中文AI語音互動的第一平台,小米作為最大的IoT硬體平台。二者的結合是整個雙技術X型生長系的最佳落地範本。
頭部之間的合作有可能導致一系列開發人員以及產業鏈環節的持續碰撞,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
從邂逅到共生:關於AI落地,百度與小米的新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