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更新源 目錄操作 user 相對路徑 miss 列表 子目錄 sha 絕對路徑
轉自:http://blog.csdn.net/simongeek/article/details/45271089
(一)ubuntu 基本命令一
1、協助man
--help簡單的協助 如:man tar 或者tar --help
help command 較詳細的協助
man command 最詳細的協助
2、ls 命令
ls -a 顯示全部的檔案及檔案夾,包括隱藏的檔案或檔案夾
ls -l 顯示較全的檔案資訊,包括許可權、使用者、使用者組等。
ls --color 顯示檔案及檔案夾,並標有不同的顏色。
3、tab鍵
tab command 用於當你的命令記不全時,輸入一部再按一下進行補全,如果有多個前面部分相同命令,則
按兩次tab鍵
4、alias
alias ubuntu="ls" 用於為一個命令取別名。當你輸入ubuntu時等價於輸入了ls命令。
(二)ubuntu 基本命令二
1、which
which command 用於尋找你所執行的命令檔案存放的目錄.
2、env
目前使用者的運行環境。
3、echo
echo $PSTH 查看環境變數的路徑有哪些,which命令使用時就是在環境變數的目錄裡面尋找命令檔案
所存放的目錄,從前到後。
4、cmp
cmp /bin/ls /bin/dir 用於比較兩個檔案是否是完全相同的。
5、cp
cp /bin/ls /bin/a 用於複製檔案的命令。這時就複製了一個命令檔案,就可以運行a命令,與ls用法相同。
6、drwxr-xr-x
前面的d表示是一個檔案夾,若為-表示是一個檔案。
rwx表示檔案所有者擁有 讀寫執行 的許可權
r-x 表示檔案所有者所在組的許可權 讀執行
r-x 表示其他人所擁有的許可權 讀執行。
7、chmod
用於改為使用者對於檔案的操作許可權。chmod 0+r 添加讀的許可權。sudo chmod 0-r filename取消讀的許可權。
8、lsattr
用於顯示並設定使用者檔案及目錄的進階屬性。
9、lsusb
用於列出電腦裡的usb裝置。
10、lspci
用於列出電腦裡的pci裝置。
11、lsmod
linux下的驅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載入到核心中的,另一種是以模組化的形式出現的。lsmod就是用於
列出電腦裡面的驅動模組。
(三)ubuntu 基本命令三
1、cat
cat 命令就是用於查看ubuntu中文字檔的內容的命令。
cat /proc/cpuinfo 用於查看電腦的cpu資訊。
cat /proc/meminfo 用於查看電腦的內在資訊。
cat /etc/issue 查看ubuntu的版本資訊。
2、free
free 命令也是用來查看ubuntu電腦中的內在資訊的。
3、grep
ubuntu中的grep命令是用來過濾出一個檔案中對自己有用的資訊的。
cat /proc/meminfo |grep MemTotal 用於過濾出記憶體中的記憶體大小。
4、more
uubntu中的more命令是用於將結果分頁顯示。ls -a |more 用於分頁顯示。
5、fdisk
ubuntu中查看硬碟資訊的命令用fdisk。
6、uname
ubuntu中查看核心版本的命令是uname -a ,只輸入uname則會輸出linux作為結果。
(四)檔案操作命令:
1、ls
格式:ls 目錄
ls命令用於顯示檔案下有哪些檔案。
2、touch
格式:touch test1 test2 test3
touch命令用於建立檔案,可以同一時間建立多個檔案。
3、rm
格式:rm 檔案
rm命令用於刪除檔案,當檔案不能夠被刪除時可以加上 -f 選項,強制將檔案刪除。
4、cat
格式:cat /proc/cpuinfo
cat命令用於查看檔案內的資訊。如果只想查看某一項內容時,要加上grep選項。
例如:cat /proc/meminfo |grep MemTotal
5、less
格式:less /proc/meminfo
less命令也是用來查看檔案的內容的命令,但是他顯示時是一屏一屏的顯示地。
a、按下空格鍵後進入到下一屏。
b、還可以通過上下鍵來上下移動行。
c、按下 q 鍵後退出查看。
6、more
格式:more /proc/meminfo
more命令與less命令一樣用於查看檔案內的內容,同樣是分屏顯示的。
a、按下空格鍵後進入到下一屏
b、按下 q 鍵後退出查看
7、cp
格式: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cker
cp是copy的縮寫用於複製檔案。
8、mv
格式:mv /home/user1/案頭/ruijie/xrgsu /usr/share/local/bin/xrgsu
mv命令是用於移動檔案的。
9、find
格式:sudo find / -name ls
find命令是用於尋找檔案:
a、/ 表示的是尋找的起始目錄,
b、-name 有了這個選項,在顯示只有找到的結果才會顯示出來。
c、ls 為你要找的目錄檔案。
(五)目錄操作命令:
1、mkdir
格式:mkdir home/user1/f1
mkdir命令是用來建立目錄的。
a、home/user1/ 這是一個目錄,既可以是一個絕對路徑,也可以是一個相對路徑。
b、如果在目前的目錄下也可以建立多個檔案.如:mkdir f2 f3 f4
2、rm
格式:rm -rf test/f2 test/f3
rm命令與操作檔案一樣是用來刪除的。
a、-rf 有r可以將目錄與其子目錄一直刪除,f是用來強制移除的。
b、test/f2 test/f3 是同時刪除多個檔案。
3、pwd
格式:pwd
pwd命令是用來指出當前所在的路徑。是print working directory的縮寫。
4、cd
格式:cd ..
cd命令是用來改變目前的目錄的。
a、.. 表示回到父目錄,. 表示目前的目錄。
b、- 表示回到上一次所使用的目錄。
5、ls
格式:ls 目錄名
ls命令是用來查看目錄裡面所擁有的子目錄與檔案有哪些。
6、cp
格式:cp -r 來源目錄名 目標目錄名
cp命令與操作檔案一樣是用來複製的,帶r表示將其子目錄一起複製。
7、mv
格式:mv 來源目錄名 目標目錄名
mv命令與操作檔案一樣是用來移動的,當在來源目錄與目標目錄在同一個父目錄下表示改名。
8、find
格式:find 起始目錄 -name 要找的目錄
find命令與操作檔案一樣是用來尋找的。
其他:
一、檔案/檔案夾管理
ls 列出目前的目錄檔案(不包括隱含檔案)
ls -a 列出目前的目錄檔案(包括隱含檔案)
ls -l 列出目前的目錄下檔案的詳細資料
cd .. 回目前的目錄的上一級目錄
cd - 回上一次所在的目錄
cd ~ 或 cd 回目前使用者的宿主目錄
mkdir 目錄名 建立一個目錄
rmdir 空目錄名 刪除一個空目錄
rm 檔案名稱 檔案名稱 刪除一個檔案或多個檔案
rm -rf 非空目錄名 刪除一個非空目錄下的一切
mv 路經/檔案 /經/檔案移動相對路經下的檔案到絕對路經下
mv 檔案名稱 新名稱 在目前的目錄下改名
find 路經 -name “字串” 尋找路經所在範圍內滿足字串匹配的檔案和目錄 如:find -name "test"
二、系統管理
fdisk fdisk -l 查看系統磁碟分割資訊 如:fdisk fdisk -d:查看d盤分區情況
uname -a 查看核心版本
cat /etc/issue 查看ubuntu版本
cat /proc/cpuinfo 查看cpu資訊
lshw 查看當前硬體資訊
sudo fdisk -l 查看磁碟資訊
df -h 查看硬碟剩餘空間
free -m 查看當前的記憶體使用量情況
ps -A 查看當前有哪些進程
kill 進程號(就是ps -A中的第一列的數字)或者 killall 進程名( 殺死一個進程)
kill -9 進程號 強制殺死一個進程
三、打包/解壓
tar -c 建立包 –x 釋放包 -v 顯示命令過程 –z 代表壓縮包
tar –cvf benet.tar /home/benet 把/home/benet目錄打包
tar –zcvf benet.tar.gz /mnt 把目錄打包並壓縮
tar –zxvf benet.tar.gz 壓縮包的檔案解壓恢複
tar –jxvf benet.tar.bz2 解壓縮
四、make編譯
make 編譯
make install 安裝編譯好的源碼包
五、apt命令
apt-cache search package 搜尋包
apt-cache show package 擷取包的相關資訊,如說明、大小、版本等
sudo apt-get install package 安裝包
sudo apt-get install package - - reinstall 重新安裝包
sudo apt-get -f install 修複安裝”-f = –fix-missing”
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 刪除包
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 - - purge 刪除包,包括刪除設定檔等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源
sudo apt-get upgrade 更新已安裝的包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升級系統
sudo apt-get dselect-upgrade 使用 dselect 升級
apt-cache depends package 瞭解使用依賴
apt-cache rdepends package 是查看該包被哪些包依賴
sudo apt-get build-dep package 安裝相關的編譯環境
apt-get source package 下載該包的原始碼
sudo apt-get clean && sudo apt-get autoclean 清理無用的包
sudo apt-get check 檢查是否有損壞的依賴
sudo apt-get clean 清理所有軟體緩衝(即緩衝在/var/cache/apt/archives目錄裡的deb包)
查看軟體xxx安裝內容
#dpkg -L xxx
尋找軟體
#apt-cache search Regex
尋找檔案屬於哪個包
#dpkg -S filename apt-file search filename
查詢軟體xxx依賴哪些包
#apt-cache depends xxx
查詢軟體xxx被哪些包依賴
#apt-cache rdepends xxx
增加一個光碟片源
#sudo apt-cdrom add
系統升級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編譯時間缺少h檔案的自動處理
#sudo auto-apt run ./configure
查看安裝軟體時下載包的臨時存放目錄
#ls /var/cache/apt/archives
備份當前系統安裝的所有包的列表
#dpkg –get-selections | grep -v deinstall > ~/somefile
從上面備份的安裝包的列表檔案恢複所有包
#dpkg –set-selections < ~/somefile sudo dselect
清理舊版本的軟體緩衝
#sudo apt-get autoclean
清理所有軟體緩衝
#sudo apt-get clean
刪除系統不再使用的孤立軟體
#sudo apt-get autoremove
查看包在伺服器上面的地址
#apt-get -qq –print-uris install ssh | cut -d\’ -f2
【轉】Linux-Ubuntu常用命令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