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strong 問題 工作 on 使用者 資訊 關係 互連網
看了上面太多答案,認為很多回答都是臆測成份居多,唯獨老師所說比較全面,所闡述觀點也比較細緻;在魏老師的所有觀點中,線下組織活動確實是一個行之有效方法,我個人也很贊同。
至於用金錢吸引作者,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第一:你能給稿費別的媒體能給更高;第二:文人自傲,很多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作者一般都不不會太在意為了稿費而寫稿(當然如果給的酬勞很高的情況例外);
其次就是網站本身的影響。一個門戶網站的專欄,和一個三流網站的專欄,所帶給作者的成就和榮耀感是非常不一樣的;更何況很多三流網站的編輯、工作人員在交流溝通、素質涵養方面都有一定欠缺,因此網站本身的地位和影響,也決定了作者的去留問題。
第三個則是交流討論。可能很多人會說大家用文章來交流討論不就行了嗎?但這裡說的交流討論是指代人與人這個社群之間的交流,而非文章觀點之間的碰撞(事實上,用文章交流方式的最終結果大多都是吵架),因此時不時的組織一些線下活動,大家面對面的交流,更能提升交流意義。另外,線下活動對促進網站貼進使用者、促進大家人脈拓展都有很大的好處。
我不是在說有哪些激烈措施可以讓網站留住作者,我只是就上面看到的全部意見說說個人看法。好了,我的醬油打完了,各位繼續。
----------------------------------
這樣帶來的好處就是源源不斷的寫作主動性,因為寫出的稿子,總是要讓人去看,讓人去讀,給人帶來啟發,與人產生互動,進而繼續就某個話題展開討論。
這一功效帶來的自身價值感是很難用多少錢去衡量的,而不是丟給編輯,拿到稿費,從此石沉大海不聞不問。
傳統紙媒在靠稿費激勵作者持續創作,情有可原。因為從約稿到寫稿到出稿再到引起讀者回應的戰線太長,不如互連網媒體直接、應景、和乾脆。
科技圈內一路飆升的虎嗅網,也不是以稿費養作者,而是獎勵,注意,是獎勵哦,獎勵機制主要是拉開作者與作者之間的競爭,以適當的物質獎勵給最終“勝出”的作者,並非只要出稿,就給你錢。
比如說知乎,你可能說知乎不是媒體,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內容集散地,很多優秀的內容都出自知乎,絲毫不遜於媒體的內容,但使用者樂意免費在這兒提供內容,為什嗎?
1.大環境友好。言論對錯無所謂,有所謂的是知乎提供了一種認真面對問題和表達問題的環境,沒有微博的情緒化,不像部落格的自說話,知乎上有人,有趣,有點料。
2.互動性不設門檻。一個問題,多人均可參與,這種參與感,本身就是很好的獎勵,在媒體上可以嗎?你不認識編輯,你沒有關係,沒有門路,就意味著你的稿子在次人一等的位置上,就預示著沒有太多的人會注意到,但知乎上不存在。
3.第三方驅動。很多知友提到感謝XXX邀請,說明外在的榮譽感已經存在,更何況邀請他的人本身是某個領域的大佬,已經完全把「我給讀者寫內容」轉移到「XX牛人肯定我有水平」。
這個世界上可以說什麼都不平等,唯有擷取資訊和表達資訊的權利是平等的(相對),如果你能提供有價值的資訊,讓更多的人去平等擷取,本身就有種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