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思考了好久,也學習了本頁中不少答案。儘管本題現在已有55個答案,但也想寫個人體會,對自己總結下。
主要原因:手機比電腦能乾的少,讓人更專註。電腦上可以上網、可以聊天、可以幹任何事情。但手機能乾的太少了,當然隨著3G和智能手機發展,手機能乾的越來越多,但離電腦還有不少差距。
次要原因:
1。電腦前閱讀,是人的坐姿適應電腦;手機前閱讀,是手機的位置適應人。怎麼舒服怎麼拿。
2。手機閱讀大部分發生在打發時間的時候:等人、公車、睡前等。本來那些時間無所事事,更利於專註閱讀。
另外在打發時間時,手機和紙質書相比也佔優勢,上述的“主要原因”不如紙質書,因為紙質書除了能被看,其他什麼都不行。但紙質書的劣勢在於不能適應人的閱讀姿勢。
例如,公車上站著,看書比看手機吃力太多了。
1. 眼睛和距離
它是決定不同的模式的出發點,書籍閱讀的距離差不多是固定的,而電腦的距離本來就不是遵照書籍閱讀而定的,它是一種觀測,如果按人和螢幕的距離去套量已有的形態模式,50CM或許和自古以來的女人梳妝台差不多,因為50CM模糊地說是人眼焦距,即是人眼觀看東西最自然的狀態,不需要收緊肌肉或改變眼球,所以50CM是一種觀測的角度。而閱讀尤其是長篇閱讀需要投注精力進行集中,那麼最自然的狀態顯然是不太適合聚精會神的,這也就是一般的閱讀眼睛會累因為肌肉拉緊,而我們長時間看電腦螢幕不太會有累的感覺(螢幕光線直射帶來的疲勞是另外的情況),在螢幕上閱讀不累但問題是集中不了。
書籍閱讀的距離或者身體姿態的形成原因很多,但我覺得字的大小不是最基本的原因。
2. 手和距離
也就是書籍或螢幕與身體的人機關係,最簡單的一點是,閱讀模式人的手的可活動範圍很小(指標對閱讀對象),電腦工作台模式手可活動範圍大就更容易動起來,也就不適合長時間閱讀。
手機沒有其他幹擾和誘惑 所以會專註在一個點上
譬如一個男人 在一個只有自己老婆的荒島上 他可以很專註
但是放到一個誘惑眾多的大城市裡 到處都是美女
那這個男人很可能受到其他美女的引誘 從而出軌
同樣的道理 選擇多了 自然無法專註
螢幕的差異,加上現代人心裡比較浮躁,電腦螢幕大,一頁上千字,要相對長的時間才能看完一頁,看著心煩,旁邊還有一大堆廣告,一大堆相關文章;手機螢幕較小,一屏幾百字,很快就看完一頁,會比較有“成就感”。微博受歡迎也是因為字數少,迎合人們心理。個人比較喜歡手機看微博。
你經常上的網站大概有10來個,而這些個網站未必支援手機版,還有就是手機的操作局限性讓你無法舒服地 開啟一個有一個視窗,而用電腦的時候則不一,用電腦你可以在4秒鐘內從一個正在讀的網頁到另一個頁面,但是手機上這個操作至少需要10秒-15秒(如果涉及到輸入的話,時間可能更長),所有由於手機的操作局限和較少的幹擾,你,可以耐心地閱讀長篇大論!
轉載請註明出處:站長工具 資訊來源:http://www.chayiba.com/Content/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