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首先串連到Linux系統。
2.到MongoDB官網下載合適的MongoDB安裝壓縮包。
下載頁面:https://www.mongodb.org/downloads#production。
這裡我下載的是Linux 64-bit legacy
:https://fastdl.mongodb.org/linux/mongodb-linux-x86_64-3.0.7.tgz
# wget https://fastdl.mongodb.org/linux/mongodb-linux-x86_64-3.0.7.tgz
註:若無法正常下載檔案,可以先下載到本機,再由本機上傳到Linux伺服器。
輸入rz命令選擇本機下載檔案上傳到伺服器目前的目錄進行如下操作。
參考官網:
https://docs.mongodb.org/manual/tutorial/install-mongodb-enterprise-on-red-hat/
解壓下載的壓縮包:tar xzvf mongodb-linux-x86_64-3.0.7.tgz
將解壓檔案目錄下檔案遷移到MongoDB安裝目錄:
# mv mongodb-linux-x86_64-3.0.7 /data/mongodb
建立MongoDB資料庫目錄和記錄檔
# mkdir /data/mongodb/data
# mkdir /data/mongodb/log
# touch /data/mongodb/log/logfile
建立備機資料存放目錄
# mkdir /data/mongodb/data_slave
# mkdir /data/mongodb/log_slave
# touch /data/mongodb/log_slave /logfile
MongoDB安裝目錄和記錄檔建立好後,這時可以啟動服務了。
啟動主服務命令:
# /data/mongodb/bin/mongod –master --dbpath=/data/mongodb/data --logpath=/data/mongodb/log/logfile --logappend --port=27017 --fork
啟動備機服務命令:
# /data/mongodb/bin/mongod --slave --source 10.12.72.253:27017 --dbpath=/data/mongodb/data_slave --logpath=/data/mongodb/log_slave/logfile --logappend --port=27018 –fork
正常情況下到這裡就MongoDB就啟動了。
若啟動出現異常可以查看日誌資訊。
查看日誌命令:
# vi /data/mongodb/log/logfile
1安裝環境若data目錄磁碟空間不夠大,啟動時會警示,磁碟空間不夠大,此時mongod服務會異常退出,並在data目錄下產生mongod.lock檔案。其它異常原因也會導致產生mongod.lock檔案。若是開發環境可以刪除或重新命名該檔案。正式環境需要分析原因。
測試環境若磁碟空間不足時,添加--smallfiles --nojournal參數,啟動成功
# /data/mongodb/bin/mongod --port=27017 --dbpath=/data/mongodb/data --logpath=/data/mongodb/log/logs --logappend --fork --smallfiles --nojournal
串連伺服器試試,串連MongoDB服務使用mongo工具串連。
# /data/mongodb/bin/mongo 10.12.72.253:27017
串連成功返回服務版本和預設串連到test資料庫:
MongoDB shell version: 3.0.7
connecting to: 10.12.72.253:27017/test
常用命令解釋:
>show dbs ---查看伺服器上資料庫列表
>use dbname ---切換到指定資料庫,若資料庫不存在也可,當添加集合時會自動建立。
switched to db abctest
> db.baseinfo.insert({"name":"test","age":22}) --在集合(baseinfo,沒有會自動建立)中添加資料行
WriteResult({ "nInserted" : 1 })
> db.baseinfo.find() --顯示集合下所有資料行
{ "_id" : ObjectId("56371c261959923f8f5d877c"), "name" : "test", "age" : 22 }
> show collections --顯示當前資料庫中集合列表
abcttt
baseinfo
system.indexes
>db.abcttt.drop() --刪除集合,謹慎使用。
>exit --關閉並退出與伺服器串連
串連備伺服器,查看備伺服器是否正常啟動了:
>mongo 10.12.72.253:27018
>show dbs ---執行該語句時報錯。
Error: listCollections failed: { "note": "from execCommand", "ok" : 0, "errmsg" : "not master" }
>rs.slaveOk() ---執行該命令就可了。
> db.baseinfo.find() ---尋找剛才在主伺服器上添加的文檔,顯示和主伺服器一樣。配置正確。
關閉MongoDB服務,如下命令:
>use admin
>db.shutdownServer()
更多伺服器操作命令可參考:
https://docs.mongodb.org/manual/tutorial/manage-mongodb-processes/
更多功能查看官方文檔:https://docs.mongodb.org
安裝時所用到linux 命令參考:
rz -選擇本地檔案上傳到linux
tar xzvf 壓縮檔名 ---將壓縮檔解壓
mv 原目錄 目標目錄 ---重新命名檔案或目錄,或移動檔案
如將logs檔案移動到當前log目錄下: mv /usr/local/mongodb/logs /usr/local/mongodb/log/
df -h 查看磁碟空間資訊
(-H跟上面的-h參數相同,不過在根式化的時候,採用1000而不是1024進行容量轉換)
rm 刪除指定目錄下檔案
mkdir 建立目錄
touch 建立檔案
cd ../ 返回上級
cd 指定目錄位址 跳轉到指定目錄下
ls 查看目前的目錄下目錄和檔案資訊
ll (ls -l)
vi 文本編輯簡單使用參考:
Ctrl+u: 向上翻半屏
Ctrl+f: 向上翻一屏
Ctrl+d: 向下翻半屏
Ctrl+b: 向下翻一屏
:w ——儲存當前檔案
:wq —— 存檔退出(與指令 :x 功能相同)
:q —— 直接退出,如已修改會提示是否儲存
:q! ——不儲存直接退出
Linux系統下安裝MongoDB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