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MongoDB是一個C++編寫的基於分布式檔案儲存體的資料庫,是一個介於關係和非關係之間的資料庫,當然也屬於NoSQL的行列,儲存方式和Redis類似,是json格式的kav-value儲存方式,只是Redis是記憶體儲存,而MongoDB是和普通的資料庫目錄一樣儲存在硬碟上
下面就在Linux上部署單節點的MongoDB,過程如下:
首先去MongoDB官網下載軟體包,首頁是:https://www.mongodb.com/
然後,點擊右上方Download按鈕進入下載介面,是:https://www.mongodb.com/download-center 進入後往下拉會看到下載選項
可以看到這裡有很多版本,預設選擇第一個社區版本,然後下面作業系統預設是Windows,這裡要選擇Linux 然後根據作業系統是32位還是64位下載相應版本的軟體包即可,這裡下載的是mongodb-linux-x86_64-3.2.10.tgz,下載完成之後上傳至Linux系統,開始執行安裝
這裡預定安裝目錄為/usr/local/mongodb,實際中可以自己確定,現在執行下面命令將MongoDB安裝到指定位置:
tar -xvzf mongodb-linux-x86_64-3.2.10.tgzmv mongodb-linux-x86_64-3.2.10 /usr/local/mongodbcd /usr/local/mongodb/
現在就已經安裝並進入了mongodb的目錄,這時候為了方便執行,可以把bin目錄絕對路徑添加到環境變數即可,具體過程不再敘述了
mongodb資料庫預設資料目錄會存放在/data/db 所以可以執行命令 mkdir -p /data/db 建立目錄,也可以手動設定其他目錄,但是無論預設還是自訂,資料目錄必須手動建立,否則mongodb會報錯,現在可以啟動mongodb服務了,命令為: ./bin/mongod 服務預設會在前台執行,如果資料目錄不是/data/db 那麼可以手動指定目錄,啟動命令為: ./bin/mongod --dbpath=/usr/mongo_data MongoDB資料庫服務的預設連接埠是27017
另外MongoDB提供了簡單的web使用者介面,可以查看服務的狀態等,預設不開啟可以在啟動服務時添加參數,命令是: ./bin/mongod --rest
啟動後,預設的web管理連接埠是28017,這時候訪問http://ip:28017即可看到管理介面
如果想讓服務一直跑在後台,那麼可以使用nohup或者screen都可以
在mongodb服務啟動的情況下,可以執行命令 ./bin/mongo 進入mongodb的後台管理shell
第一次進入MongoDB shell時預設會選擇test庫,但是這是一個空庫,後來進入時就會進入使用者所操作的資料庫,這時執行 show dbs 可以查看非空的資料庫列表,可以看到預設只有local一個,其餘的沒有資料不顯示,執行 db 可以查看當前選擇的資料庫;如果要切換選擇資料庫可以執行 use name1 ,這裡可以切換到name1資料庫,如果資料庫存在則切換,如果不存在則直接建立,所以在mongodb中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所有的資料庫和資料集合(資料表)都是在使用中建立,使用者無需提前指定建立,退出mongodb shell可以執行命令 exit 或者 quit() 都可以
到這裡,在Linux下MongoDB的部署和最簡單的shell入門操作就完成了
Linux下安裝Mongo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