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軟體配置項?
一般認為:軟體生存周期各個階段活動的產物經審批後即可稱之為軟體配置項。 軟體配置項包括:
①與合約、過程、計劃和產品有關的文檔和資料;
②原始碼、目標代碼和可執行代碼;
③相關產品,包括軟體工具、庫內的可重用軟體、外購軟體及顧客提供的軟體等。
軟體配置-相關
在軟體建立時變更是不可避免,而變更更回劇了項目中軟體工程師間的混亂。之所以產生混亂,是因為在進行變更前沒有仔細分析,或沒進行變更控制。Babich曾經這樣說過:“協調軟體開發使得混亂達到最小的技術叫組態管理。組態管理是一種標識、組織和控制修改的技術,目的是使錯誤達到最小並最有效地提高生長率。
軟體組態管理,叫SCM,它應用於整個軟體工程過程。因為變更在任何時刻都可能發生,因此SCM活動的目標就是為了
(1)標識變更;
(2)控制變更;
(3)確保變更正確地實現;
(4)向其他有關的人員報告變更。
軟體組態管理是貫穿整個軟體生存周期的一項技術。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軟體生存周期中軟體的改變,減少各種改變所造成的影響,確保軟體產品的品質。正確應用軟體組態管理是開發高品質軟體所不可缺少的。軟體組態管理的過程是軟體開發過程中品質管理的精髓。
=========================================================
這個建議不錯:
軟體配置項列表是作為配置項識別活動的產出物,CMMI中要求有文檔化的配置項識別準則,根據準則來進行配置項識別,列出配置項列表,給與配置項唯一的編號、名稱等,並標明配置項的一些重要屬性,如:它的儲存位置、它的負責人、對應源碼語言、受控層級等。
對多數傳統軟體開發公司來說,配置項應包含需求文檔、概要設計文檔、測試大綱、各模組代碼、安裝部署手冊、使用者說明書等。
對於軟體產品類,我建議為每個產品用visio畫一張資產結構圖(實際上是代碼模組的配置項關係圖),將前述屬性標出來,對於重要的介面,建議也作為一個配置項畫出來,用不同的連線箭頭標明各配置項之間的構成、來源、相似、關聯等關係。這樣的配置項列表才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