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javase string stringbuffer
關於Java基礎的文章,我覺得寫得還可以,以前發在了我其它的部落格了,肯定是原創,現在再分享給大家出來。
------------------------------------------------------------------------------------------------------------------------------------------------------------------------------------------------------
java中一些基礎類比如String、StringBuffer和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封裝類都是非常常見且使用非常頻繁的類。這些類雖然簡單,但是想要熟練使用也必須要學習,雖然API文檔對這些類的用法都講的比較詳細,但是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再整理一下。
一、String類
1、概述
String就是字串的意思,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String並不屬於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
因為對象的預設值是null,所以String的預設值也是null;但它又是一種特殊的對象,有其它對象沒有的一些特性。
注意new String() 和 newString("")都是聲明一個空的字串而不是null。
字串一旦被初始化就不可以被改變。
2、初始化
對象初始化格式String s = new String("abc");
----可以簡寫為String s = "abc";
3、字串常量池
講之前首先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
//例1 String s1 = “abc"; String s2 = "abc"; String s3 = "a" + "bc";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true System.out.println(s1 == s3);// true //例2 String s1 = new String("abc"); String s2 = new String("abc"); String s3 = "a" + new String("bc"); System.out.println(s1==s2); //false System.out.println(s2==s3); //false
運行這個2個例子的結果,我們會驚奇的發現例1和例2啟動並執行結果竟然不同。上面不是說用new和不用new是一樣的嗎?
這裡我們就要引入常量池的概念:常量池(constant pool)指的是在編譯期被確定,並被儲存在已編譯的.class檔案中的一些資料。它包括了關於類、方法、介面等中的常量,也包括字串常量。
Java會確保一個字串常量只有一個拷貝。
因為例子中的s1和s2中的”abc”都是字串常量,它們在編譯期就被確定了,所以s1==s2為true;
用new String() 建立的字串不是常量,不能在編譯期就確定,所以new String() 建立的字串不放入常量池中,它們有自己的地址空間。
4、常用方法
4.1、擷取:
4.1.1 擷取字串中字元的個數(長度).
int length();
4.1.2 根據位置擷取字元。
char charAt(int index);
4.1.3 根據字元擷取在字串中的第一次出現的位置.
int indexOf(int ch) ch為字元的Unicode編碼
int indexOf(int ch,int fromIndex) 從指定位置進行ch的尋找第一次出現位置
int indexOf(String str)根據字串擷取在字串中的第一次出現的位置.
int indexOf(String str,int fromIndex)從fromIndex指定位置開始,擷取str在字串中出現的位置.
4.1.31反向索引,從後向前尋找
int lastIndexOf(int ch)
int lastIndexOf(int ch,int fromIndex):從指定位置進行ch的尋找第一次出現位置
int lastIndexOf(String str);
int lastIndexOf(String str,int fromIndex);
4.1.4 擷取字串子串。
String substring(int beginIndex, int endIndex)//包含begin 不包含end 。
String substring(int beginIndex);//從beiginIndex索引開始截取字串。
4.2、轉換
4.2.1 將字串變成字串數組
String[] split(String regex):涉及到Regex.
4.2.2 將字串變成字元數組。
char[] toCharArray();
4.2.3 將字串變成位元組數組。
byte[] getBytes();
4.2.4 將字串中的字母轉成大小寫。
String toUpperCase():大寫
String toLowerCase():小寫
4.2.5將字串中的內容進行替換
String replace(char oldch,char newch);
String replace(String s1,String s2);
2.6 將字串兩端的空格去除。
String trim();
2.7 將字串進行串連 。
String concat(string);
4.3、判斷比較
4.3.1 兩個字串內容是否相同啊?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boolean equalsIgnoreCase(string str);忽略大寫比較字串內容。
4.3.2 字串中是否包含指定字串?
boolean contains(string str);
4.3.3 字串是否以指定字串開頭。是否以指定字串結尾。
boolean startsWith(string);
boolean endsWith(string);
二、StringBuffer類
1、概述
StringBuffer類和String一樣,也用來代表字串,只是由於StringBuffer的內部實現方式和String不同,所以StringBuffer在進行字串處理時,不產生新的對象,在記憶體使用量上要優於String類。
所以在實際使用時,如果經常需要對一個字串進行修改,例如插入、刪除等操作,使用StringBuffer要更加適合一些。
在StringBuffer類中存在很多和String類一樣的方法,這些方法在功能上和String類中的功能是完全一樣的。
但是有一個最顯著的區別在於,對於StringBuffer對象的每次修改都會改變對象自身,這點是和String類最大的區別。
2、StirngBuffer初始化
StringBuffer對象的初始化不像String類的初始化一樣,Java提供的有特殊的文法,而通常情況下一般使用構造方法進行初始化。
3、特點
a、長度的可變的。
b、可以儲存不同類型資料。
c、最終要轉成字串進行使用。
d、可以對字串進行修改。
4、常用方法
4.1添加:
StringBuffer append(data);//能夠添加各種資料類型
StringBuffer insert(index,data); //在索引出插入各種類型
4.2刪除:
StringBuffer delete(start,end):包含頭,不包含尾。
StringBuffer deleteCharAt(int index):刪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4.3尋找:
char charAt(index); //在該索引出的char值
int codePointAt //索引處的字元
int indexOf(string); //
int lastIndexOf(string);
int capacity() //返回當前Buffer的容量(初始16)
int length() //長度
4.4修改:
StringBuffer replace(start,end,string);
void setCharAt(index,char);
StringBuffer reverse() 將此字元序列用其反轉形式取代(String類中沒有反轉)
void trimToSize() 嘗試減少用於字元序列的儲存空間。
5、StringBuilder
jdk1.5以後出現了功能和StringBuffer一模一樣的對象。就是StringBuilder
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注意一下它們的不同點就好了。
不同的是:
StringBuffer是線程同步的。通常用於多線程。
StringBuilder是線程不同步的。通常用於單線程。 它的出現提高效率。
三、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封裝類
1、概述
Java語言是一個物件導向的語言,但是Java中的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卻是不物件導向的,這在實際使用時存在很多的不便,為瞭解決這個不足,在設計類時為每個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設計了一個對應的類進行代表,這樣八個和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對應的類統稱為封裝類。
2、對應關係
byte ——Byte
short ——Short
int ——Integer
long-----Long
float-----Float
double----Double
char----Character
boolean---Boolean
3、Integer類內部的常用方法
事實上這幾種資料類型封裝內是比較相似,我只以Integer為例簡單介紹一下。
a、parseInt方法
//將數字字串轉換為int數值。 String s = “123”; int n = Integer.parseInt(s);
//將字串”120”按照十進位轉換為int,則結果為120 int n = Integer.parseInt(“120”,10);
//將字串”12”按照十六進位轉換為int,則結果為18 int n = Integer.parseInt(“12”,16);
//將字串”ff”按照十六進位轉換為int,則結果為255 int n = Integer.parseInt(“ff”,16);
b、int轉字串
可以直接用+號串連,也可以用toString函數。
//將int類型轉換為對應的String類型。 int m = 1000; String s = Integer.toString(m);
c、十進位轉成其他進位。
toBinaryString();
toHexString();
toOctalString();
四、最後
即使是簡單的東西,我們也要把它重視起來,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最後我們就是成功的。
java基礎4:String與StringBuffer及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封裝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