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的啟動,指的是從系統加電到系統控制台顯示“login:”登入提示符為止的系統運行階段,與這部分動作密切相關的代碼主要是: 四個組譯工具:bootsect.S setup.S head.S entry.S
init目錄下的main.c檔案
主要查看init/main.c中的start_kernel函數:
在系統啟動過程中,主要關注一下幾個方面: 中斷系統及調度系統 檔案系統的初始化 裝置管理系統的初始化 網路通訊協定的初始化
在init/main.c中reset_init函數:
在此函數中,有kernel_thread函數,這個函數建立了核心線程,原型如下:
int kernel_thread(int (*fn), void *arg, unsigned long flags)
此函數定義在arch/xxx/kernel/process.c中,它利用do_fork()函數建立一個新的核心態線程,linux的核心線程是沒有虛擬儲存空間的進程,它們運行在核心中,直接使用物理地址空間。
kernel_thread建立的新的核心線程是init,然後返回,執行unlock_kernel(與start_kernel中的lock_kernel對應),接著執行cpu_idle(),這實際是執行初始化主線程的歸宿:它觀察自己是否處於TIF_NEED_RESCHED——在need_resched實現,如果不是,就讓自己睡眠,否者完成schedule()函數。TIF即Thread Information Flag的意思。
下一步轉入init函數中:
init線程調用了許多函數,但與網路有關的在do_basic_setup中初始化的sock_init(),然後繼續執行do_initcalls函數,此函數定義在c檔案中,有兩個重要的變數__initcall_start和__initcall_end,它們的定義如下:
extern initcall_t __initcall_start, __initcall_end;static void __init do_initcalls(void){ initcall_t *call; int count = preempt_count(); /*從start遍曆到end*/ for(call = &__initcall_start; call < &__initcall_end; call++){ char *mesg; ...... (*call)(); msg = NULL;}}
initcall_t類與__initcall_start,__initcall_end定義在include/linux目錄下的init.h檔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