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用vi給檔案加密和解密__Linux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今天在linux編輯檔案/etc/rc.local時,本來編輯完之後應該輸入:x儲存的,結果一不小心輸入了:X(大寫的X),然後提示兩次輸入密碼,我按照提示操作成功了。
因為是第一次偶然碰到,我還不知道原來這是給檔案加密了。
後來重啟機器,發現oracle10g資料庫並沒有開機自啟動,然後去查看rc.local,發現用more命令查看是亂碼,用vi輸入正確的密碼後顯示才正常。
不太明白是怎麼回事,怎麼才能解密呢。於是我上網搜尋了一些資料,並總結了一下:
Linux用vi給檔案加密和解密
一、 利用vi加密:
優點:加密後,如果不知道密碼,就看不到明文,包括root使用者也看不了;
缺點:很明顯讓別人知道加密了,容易讓別人把加密的檔案破壞掉,包括內容破壞和刪除;
vi編輯器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吧,vi裡有一個命令是給檔案加密的,舉個例子吧:
1) 首先在root主目錄/root/下建立一個實驗檔案text.txt:
[root@www ~]# vi text.txt
2) 進到編輯模式,輸入完內容後按ESC,然後輸入:X(注意是大寫的X),斷行符號;
3) 這時系統提示讓你輸入密碼,2次,如下所示:
輸入密碼: *******
請再輸入一次: *******
4) 儲存後退出,現在這個檔案已經加密了;
5) 用cat或more查看檔案內容,顯示為亂碼;用vi重新編輯這個檔案,會提示輸入密碼,如果輸入的密碼不正確,同樣會顯示為亂碼。
注意:檔案加密後,千萬別忘了密碼。
二、 解密用vi加密的檔案(前提是你知道加密的密碼):
1) 用vi開啟檔案如text.txt,要輸入正確的密碼,然後在編輯時,將密碼設定為空白,方法是輸入下面的命令:
:set key=
然後直接斷行符號,儲存檔案後,檔案已經解密了。
2) 或者這樣也行:
在正確開啟檔案後用 “:X” 指令,然後給一個空密碼也可以。
兩種方法實際上效果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