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io ar 使用 檔案 資料 on 問題 cti 工作
首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編程是不需要任何數理化知識的,最多最多隻需要會數數,1,2,3,4,5的往上數。只有在用程式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才會用到數學知識。一般情況下,網路應用,檔案處理,分割,資料提取,報表通知這些應用,根本不需要任何數學知識。
電腦語言編程的主要內容就這些:數字,文字,迴圈,公式,變數
- 數字: 1, 2, 3, 5.6, 120, 32.4, 3.1415926, -3, -0.123,反正是個數都算。
- 文字: 您好,我好,你太牛了,很黃很暴力,這類的文字。一般用雙引號(")或者單引號(‘)括起來。術語叫字串 ,就是一堆字元,串起來。
迴圈: 迴圈(loop)就是重複的做一件事。電腦是一個很笨的機器,基本上只會做加,減,乘,除,大於,小於,等於和迴圈這些簡單的工作。編程就是把複雜的問題,拆成簡單的單元讓他重複。
迴圈具體來說,就是先設定一個條件,當條件符合的時候,重複執行一系列操作。直到設定的條件不再符合了,就可以結束迴圈了。
幸虧有下面講到的公式,所以很多較複雜的問題已經有瞭解決方法,我們只是重複的套用別人做好的解決公式就可以了,不用拆得太細。
Python 語言最大的優勢,就是這個語言中包含了大量解決常見問題的公式,您想乾的事,基本上都有人幫您幹了,您只是需要把他們組織,捆綁起來就可以了。比如下載檔案的公式,分析網頁內容的公式,壓縮檔的公式,處理電子郵件的公式等等。
公式: 就像數學公式 (a+b)2= a2 + 2ab + b2 這種。算的時候帶入具體數值,比如:(3+4)2 = 32 + 2*3*4 + 42 = 9+24+16 = 49 。前面的 (a+b)2 就是我們的公式名,當然編程時,我們會用一些比較容易明白的片語做為公式名,比如“和的平方”這種,英語或者拼音都可以,他需要兩個參數a,b;後面的 a2 + 2ab + b2 是具體怎麼算出來的步驟,這就是我們的公式內容。
當然在編程的時候,我們的所謂公式不是數學公式,所有沒有甚麼數學推導,推論之類的玩意兒。只是把我們想做的操作,捆成一堆,以便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重複使用這些操作,這就是編程的公式了。這樣就不用每次幹同樣的事的時候,進行重複的細節工作。
比如說洗衣服吧,泡衣服,打肥皂,搓衣服,投淨,擰乾,這些每次洗衣服都要重複的事情,全被洗衣機變成一件事了,只要每次放進不同的衣服,再放進重量不同的洗衣粉,就可以讓他去洗了,完了開啟蓋,洗好了。
這洗衣機就是我們的公式,洗的過程就是我們捆綁進去的各種每次都要重複的操作,洗衣機廠幫我們弄好了,而每次放進去的不同樣的衣服,不同重量的洗衣粉,就是套公式用的參數了。
幾個小公式可以組合成大公式。您要是工作,學習忙,沒時間幹家務,或者純粹就是個懶字,請一位家務助理,得,家務 助理用洗衣機,吸塵器,微波爐等等公式,再加上他自己的操作,組合,迴圈,把這些小公式捆綁起來,就成為一個大公式了。您每次交了錢,衛生就打掃了,飯也 做好了,這家務助理做的工作,對於您來說,也就是一個更複雜的公式了,每次打電話預約,交錢就可以套用完成家務的公式了。
在程式裡,公式的術語叫“函數”或者“方法”。我們定義一個函數,就是定義一條公式,用的時候,拿來參數a,b什麼的,套一下公式就行了。
為了程式的結構清晰,我們往往會定義很多函數。把複雜的問題分成很多小問題,每個小問題放到一個函數裡,然後在解決複雜問題的函數裡,使用這些小問題函數解決大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大量的使用別人寫好的函數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函數的作用是讓程式結構清晰,而且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重複套用。
- 變數: 就是上面的a,b這種可以代表任何值,可以放進不定值的單詞,變數,變數,他代表的量可能會改變。我們用變數來儲存我們程式中用到的各種數字,文字,公式。所謂參數,就是定義公式時候用到的變數,就叫參數,換個馬甲而已。
換成術語,我們有:
數字 (number) |
=> |
數字 |
字串 (string) |
=> |
文字 |
迴圈 (loop) |
=> |
迴圈 |
函數/方法 (function/method) |
=> |
公式 |
變數 (variable) |
=> |
變數 |
到這裡,基本上編程就沒什麼可學得了。剩下的就是掌握各種程式設計語言特定的函數和迴圈的書寫格式,再掌握了別人已經寫好的函數的用法,組合起來就得了。
電腦編程主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