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12px 抽象 列印 math 證明 物理 方向 相對 int
抽象單位:可以根據不同裝置關係來變大變小。而物理像素是固定的,不會改變。
例如:iPhone5
1個css像素 = 4個物理像素
中1136和640的單位是dp
window.devicePixelRatio是裝置上 物理像素 和 裝置獨立像素 (dip或dp)(device-independent pixels (dips))的比例。
公式表示就是:window.devicePixelRatio = 物理像素 / dips 1px = dpr*dpr *dp
dpi:在顯示器上就是清晰度,在滑鼠上就表示滑鼠移動的精度。
ppi: pixels per inch 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目 PPI=√(X^2+Y^2)/ Z (X:長度像素數;Y:寬度像素數;Z:螢幕大小)。
dpi: dots per inch 每英寸的像素,也就是掃描精度。(印表機)
DPI(dot per inch 一英寸多少個像素點) 紅米手機DPI計算如下(紅米手機解析度是1280*720): Math.sqrt( Math.pow(1280,2) + Math.pow(720, 2) )/4.7 = 312
物理尺寸的擷取公式: Math.sqrt( Math.pow(寬,2) + Math.pow(高, 2) )/DPI = 螢幕物理尺寸
Density=dpi/160(px/inch)
術語 |
說明 |
備忘 |
物理尺寸(screen inches) |
手機實際的物理尺寸。 例如3.5英寸、3.7英寸、4.7英寸、5.0英寸 |
紅米手機是4.7英寸 |
解析度(resolution) |
手機螢幕縱、橫方向像素個數 |
紅米手機是1280*720 |
DPI(dot per inch) |
每英吋像素數。 例如160dpi,240dpi,320dpi等。 假設(320*240)解析度的螢幕物理尺寸是(2英寸*1.5英寸),dpi=160 (這裡本人認為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一英寸=160dip。後邊會有實驗證明) |
紅米手機DPI計算如下: Math.sqrt(Math.pow(1280,2)+ Math.pow(720, 2))/4.7 = 312 所以物理尺寸的擷取公式: Math.sqrt(Math.pow(寬,2)+ Math.pow(高, 2))/DPI = 螢幕物理尺寸 |
密度(Density) |
螢幕裡像素值濃度。 計算:Density=dpi/160 |
紅米手機的密度: 320/160 = 2 |
PX 像素 屬於相對單位,螢幕的解析度越高可能 PX 看起來就小點!而Pc 是絕對單位。相當於我國新四號鉛字的尺寸。
在網頁製作時,基本單位都選擇px而不是pt,因為pt也是通過瀏覽器的DPI轉換成px顯示(比如FireFox的DPI是96,則有9pt = 12px)
在CSS中,度量單位分為兩種:
相對單位:px/em/ex/%
絕對單位:cm/pt/in/pc/mm
這些單位的具體解釋:
px
相對長度單位。像素(Pixel)。
像素是相對於顯示器螢幕解析度而言的。譬如,WONDOWS的使用者所使用的解析度一般是96像素/英寸。而MAC的使用者所使用的解析度一般是72像素/英寸。
em
相對長度單位。相對於當前對象內文本的字型尺寸。
如當前行內文本的字型尺寸未被人為設定,則相對於瀏覽器的預設字型尺寸。
ex
相對長度單位。相對於字元“x”的高度。此高度通常為字型尺寸的一半。
如當前對行內文本的字型尺寸未被人為設定,則相對於瀏覽器的預設字型尺寸。
pt
絕對長度單位。點(Point)。
1in = 2.54cm = 25.4 mm = 72pt = 6pc
pc
絕對長度單位。派卡(Pica)。相當於我國新四號鉛字的尺寸。
1in = 2.54cm = 25.4 mm = 72pt = 6pc
in
絕對長度單位。英寸(Inch)。
1in = 2.54cm = 25.4 mm = 72pt = 6pc
mm
絕對長度單位。毫米(Millimeter)。
1in = 2.54cm = 25.4 mm = 72pt = 6pc
cm
絕對長度單位。厘米(Centimeter)。
1in = 2.54cm = 25.4 mm = 72pt = 6pc
移動開發--像素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