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本筆記針對https://www.shiyanlou.com/courses/running/50 網站對mongoDB的學習和總結。1,啟動mongoDB 因為mongoDB服務並不隨著系統一起啟動,所以需要首先啟動mongoDB服務:
shiyanlou:~/ $ sudo service mongodb start
2,資料庫簡介
- 一個MongoDB可以建立多個資料庫。
- 使用 show dbs可以查看所有資料庫的列表
- 執行db命令則可以查看當前資料庫物件或者集合。
- 運行use命令則可以串連到指定的資料庫
串連資料庫:
shiyanlou:~/ $ mongo> show dbslocal0.078125GB
-1,文檔 文檔是mongoDB的核心,類似於關係型資料庫的一行資料。多個鍵以及其關聯的值放到一起就是文檔。在mongoDB中使用一種類似JSON格式的bson儲存資料。bson可以再json基礎上添加一些json不具備的資料類型。如:
{"company":"Chenshi keji"}
-2,文檔邏輯關係:
內嵌關係:A文檔中存在B文檔。
引用式關係:兩個文檔分卡,A文檔通過引用B文檔的ID來實現關聯。
-3,集合 集合就是一組文檔的組合,相當於關聯式資料庫中的表。
{"company":"Chenshi keji"}{"people":"man","name":"peter"}
-4,中繼資料 資料庫資訊儲存在集合中,他們統一使用系統的命名空間 DBNAME.system.* DBNAME可以用db或資料庫名代替。
DBNAME.system.namespaces :列出所有名字空間DBNAME.system.indexs :列出所有索引DBNAME.system.profile :列出資料庫概要資訊DBNAME.system.users :列出訪問資料庫的使用者DBNAME.system.sources :列出伺服器資訊
2,資料庫的建立和銷毀 -1,建立資料庫使用use命令床架資料庫
use mydb
查看當前串連的資料庫
db
查看所有的資料庫
show dbs
列出的資料庫中不顯示mydb,是因為mydb為空白。 -2,銷毀資料庫。
> db.dropDatabase(){"dropped":"local","ok":1}
3,集合的建立和銷毀。 -1,建立集合
> use mydbswitched to db mydb> db.createCollection("users"){"ok":1}>
查看集合
> show collectionssystem.indexesusers>
-2,刪除集合
> db.users.drop()true>
4,向集合中插入資料 insert 插入資料時,如果users集合沒有建立會自動建立。
> db.users.insert([{name:‘jam‘,email:‘[email protected]‘},{name:‘tom‘, email:‘[email protected]q.email‘}])
save 插入資料時,如果users集合沒有建立會自動建立。
> db.users.save([{name:‘jam‘,email:‘[email protected]‘},{name:‘tom‘, email:‘[email protected]q.email‘}])
來自為知筆記(Wiz)
MongoDB基礎--資料庫和集合基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