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命令 comm add /etc/ database ODB 叢集配置 cer mongo
mongodb複本集擴充為機器分區
分區叢集構成描述
1 replset (複本集,數儲存分區的資料)
2 mongo_config(叢集配置中心,儲存中繼資料 你可以理解成帶各種配置的mycat)
3 mongos(API提供者,路由不儲存資料 )
一 啟動各項服務
0 啟動副本及服務
/data/mongo/mongodb/bin/mongod --config /etc/mongodb_sh.conf
1 啟動三個配置中心服務
/data/mongo/mongodb/bin/mongod --config /etc/mongodb_conf.conf
2 啟動三個mongos路由服務
/data/mongo/mongodb/bin/mongos --config /etc/mongodb_route.conf
啟動關閉順序 1 所有路由服務-> 2所有config佈建服務->3所有shard節點(從節點->主節點)
二 測試連接埠
0 測試複本集入庫
mongo --port=27022
1 測試組態中心入口
mongo --port=30000
2 測試路由入庫
mongo --port=40000
三 配置中心進行配置
1 進入路由連接埠
sh.status()進行查看
balancer:
Currently enabled: yes
Currently running: no
平衡器查看 平衡器用於資料區塊的內部移動,屬於mongodb的叢集自我調節
databases
"_id" : "admin", "partitioned" : false, "primary" : "config" }
shard
記載著分區叢集成員的相關情況,因為此處還沒新增成員,所以為空白
資料庫分區情況 記錄著整個叢集的資料庫分區情況
2 添加叢集的分區
這裡只添加一個成員就好
use admin
db.runCommand({addshard:"fuzhiji/:37011,10.:37011,:37011",name:"shard1", maxsize:20480} )
sh.status查看可以看到
四 常用叢集命令
mongodb第十篇文章~探討mongodb的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