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大型辦公套件, OpenOffice(下文簡稱OO)各個功能模組之間資料的嵌入、調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該辦公套件強大功能的一種表現。那麼在OO中如何?各個功能模組之間的調用呢?又有幾種方法呢?在Linux辦公一條龍系列的最後這期,筆者詳細介紹一下常用的方法並輔以執行個體來說明。
OpenOffice各組件間的調用方法
1.直接複製法:
直接調用法最為簡單,顧名思義就是直接複製、粘貼,例如一個專業的令人信服的文檔通常需要圖表來直觀地證明自己的觀點,這就需要將Calc中的表格或圖表放入到Writer文檔中。具體方法是將Calc中需要的圖表選中,然後選擇菜單的“編輯→複製”,然後在Writer中的恰當位置選擇菜單的“編輯→粘貼”將其粘貼即可。
小技巧:大家常用的快速鍵“Ctrl+C”、”Ctrl+V”在Linux中一樣繼承了其用法,更加簡便。
2.插入直接對象法:
直接複製法雖然簡單,但須單獨啟動相應的功能模組,比較麻煩,更為簡單的方法是使用插入對象法進行調用,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將游標放置在要插入對象的位置,然後選擇OO左側主工具列的“插入對象”按鈕不放便可彈出插入對象浮動對話方塊,該對話方塊中會列出可以插入的對象,直接插入自己需要的對象,然後就會彈出相應對象對應功能組件的簡單的介面,在該介面中編輯對象,直到該對象滿足要求為止。最後單擊文檔空白處便可使不同對象融為一體。
例如在Impress中插入Calc製作的表格,通常使用在年度總結或財務狀況的投影片中,只需在Impress的插入對象浮動面板中選擇Calc工作表,然後在適當調整位置即可。這樣一份內容準確的投影片就製作好了(見圖1:在Impress中插入試算表對象)!
圖 1
3.OLE對象法
還有比插入對象法功能更為強大,更為簡單省事的方法就是插入OLE對象法,使用該法的優點是在文檔中直接編輯任何OO功能模組建立的對象,而且對象間融合度較高。最重要的就是可以使用現成的檔案中儲存的對象而不用開啟該檔案。極大地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辦公效率。
具體方法為:
選擇OO主菜單“插入→對象→OLE對象”,然後在插入OLE對象的對話方塊中選擇插入OLE對象的方式(可以選擇“建立”或者“從檔案”方式),如果要使用儲存在一個以前製作好的Draw文檔中的表徵圖時,便可選中“從檔案”,然後選擇該檔案直接插入到新文檔中。
如果選擇建立對象便可在當前文檔中出現相應對象功能組件的編輯視窗,可以方便地建立新對象,和在相應功能模組中開啟沒有什麼兩樣。
例如在Calc中插入Draw的藝術字:
在試算表中插入藝術字來做標題,起到美化文檔的功效,但如果使用插入直接對象法卻不能實現,原因是沒有現成的Draw對象可用。但使用OLE對象方式卻可以輕鬆實現,實現的方法是:首先完成試算表的製作,選擇OO主菜單的“插入→對象→OLE對象..”,然後從彈出的對話方塊中選擇Draw便可在游標位置出現熟悉的Draw視窗,然後進行的操作和在Draw中完全一樣,這裡就不贅述了(見圖2:在Calc中插入藝術字)。
圖 2
小知識:什麼是OLE對象?
OLE是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的縮寫,直譯為對象串連與嵌入,學過VB的朋友可能知道VB中有一種控制項就叫OLE對象,通過這個控制項就可以調用其他格式的資料。其實,OLE技術在辦公中的應用就是滿足使用者在一個文檔中加入不同格式資料的需要(如文本、映像、聲音等),即解決建立複合文檔問題。OO中OLE和上述概念完全一致,只不過是採用更為完善的組件技術,通過OLE這座橋樑可以極為方便實現OO中各個功能模組的相互調用與協同工作來建立複合文檔。
我們再來看看在Impress中插入已經Draw製作的表徵圖:
筆者在Impress中製作投影片,要用到以前Draw中製作的一個Linux Inside的標誌檔案,最為方便的方法就是使用OLE對象,其他方法都比較麻煩或無法實現,需要啟動相應程式開啟檔案。使用OLE對象則只需在插入OLE對象的對話方塊中選擇“從檔案建立對象”即可輕鬆調用檔案中的對象(見圖3:在Impress中編輯檔案中的對象)!
圖 3
好了,OpenOffice各對象之間的調用就介紹到這裡,希望大家都能使用好這些OO提供的強大功能來建立專業的複合文檔。
結束語
OO的連載到此就告一段落了,通過這一系列文章的學習,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在Linux中進行日常的辦公工作,一樣具有快捷、高效的特點,而且具有Windows系統所不具備的穩定性。開啟你的OO,在Linux下開始你一天的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