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資料庫-資料定義語言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的簡單介紹____資料庫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資料定義語言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資料定義語言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DDL)完成對錶、視圖、索引、使用者等的建立、刪除和修改。
--CREATE 建立表的格式:
--CREATE TABLE <表名>(<列名><資料類型>[列級完整性條件約束]
--[,<列名><資料類型>[列級完整性條件約束]...
--[,<列名><資料類型>[列級完整性條件約束]);
建立視圖:
--CREATE VIEW <視圖名> [(<列名>[,<列名>]...)]
--AS <子查詢>
--[WITH CHECK OPTION]
[WITH CHECK OPTION]表示對視圖進行UPDATE\INSERT\DELETE操作時,要保證UPDATE\INSERT\DELETE的行滿足視圖定義中的謂詞條件(即子查詢中的條件陳述式);
在輸入組成視圖的屬性列名時,要麼全部省略,要麼全部指定,沒有第三種情況。
當省略了視圖的各個屬性列時,各個屬性列名稱隱含在該視圖子查詢中的SELECT子句目標列中,
但下列三種情況下必須明確指定組成視圖的所有列名:
1.目標列存在集合函式或者列運算式時,需要指定列名。
2.多表串連時存在幾個同名列作為視圖的欄位,需要指定不同的列名。
3.某個列需要重新命名。
--DROP 刪除表:DROP TABLE <表名>;
刪除表時,表中的資料、在該表上建立的索引也會回被一併刪除。
ORACLE中刪除基表後在其上建立的視圖定義仍然保留在資料字典中,而當使用者引用該視圖時會報錯。
刪除視圖:DROP VIEW <視圖名>;
--ALTER --ALTER TABLE <表名>
--[ADD <新列名> <資料類型>[完整性條件約束]] 增加列
--[DROP COLUMN 列名]; 刪除列
--[MODIFY <列名><資料類型>]; 修改列的資料類型或資料類型定義長度
--[DROP <完整性條件約束>] 刪除指定的完整性條件約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