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io 使用 ar strong 檔案 資料 art div 問題
1. Linux的版本:核心(kernel)版本和發行(distribution)版本
2. 複製、刪除和移動檔案的命令
cp [選項] 源檔案或目錄 目標檔案或目錄
-R,-r遞迴複製目錄,即將來源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及各級子目錄都複製到目標位置。
rm[選項] 檔案清單 刪除檔案和目錄
mv [選項] sourcetarget 對檔案或目錄重新命名,或將檔案從一個目錄移到另一個目錄中。
3. pwd 顯示當前工作目錄的絕對路徑。
4. ls 查看目前的目錄下的所有檔案(不包含隱藏檔案)
5. ls –l 查看目前的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詳細查看,包括許可權,屬主等)
6. ls –a 查看目前的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包含隱藏檔案)
7. r 讀 w 寫 x執行
4 2 1 777代表有讀寫執行許可權
8. 連結(兩種)
用ln命令建立連結
Ln [選項] 源檔案 [目標檔案]
① 永久連結:建立永久連結時,在別的目錄或本目錄中增加目標檔案的一個目錄項,這樣一個檔案就登記在多個目錄中。Ln命令建立永久連結,ln 命令會增加連結數,rm 命令會減少連結數。
對永久連結有如下限制:
i. 不能對目錄檔案建立永久連結。
ii. 不能在不同的檔案系統之間做永久連結。就是說,連結檔案和被連結檔案必須位於同一個檔案系統中。
② 符號連結:也稱軟連結,是將一個路徑名連結到一個檔案。
與永久連結不同,符號連結確實是一個新檔案,當然它具有不同的I節點號;而永久連結並沒有建立新檔案。
符號連結沒有永久連結的限制,可以對目錄檔案建立符號連結,也可以在不同檔案系統之間建立符號連結。
用ln –s 命令建立符號連結時,源檔案最好用絕對路徑名,這樣可以在任何工作目錄下進行符號連結。而當源檔案用相對路徑時,如果當前的工作路徑與要建立的符號連結檔案所在路徑不同,就不能進行連結。
符號連結保持了連結與源檔案或目錄之間的區別:
i. 刪除原檔案或目錄,只能刪除資料,不會刪除連結。一旦以同樣檔案名稱建立源檔案,連結將繼續指向該檔案的新資料。
ii. 在目錄長列表中,符號連結以一種特殊的檔案類型顯示出來,其第一個字母是1。
iii. 符號連結的大小是其連結檔案的路徑名的位元組數。
iv. 當用ls –l 命令列出檔案時,可以看到符號連結名後有一個箭頭指向源檔案或目錄,
9. Chmod命令
用於改變或設定檔案或目錄的存取許可權。
只有檔案主或超級使用者才有權用chmod命令改變檔案目錄的讀取許可權。
兩種用法:以符號模式改變許可權和以絕對方式改變許可權。
10. vi的工作方式
三種工作方式:命令方式、輸入方式和ex轉義方式。
① 命令方式:在shell提示附後輸入命令vi,進入vi編輯器,並處於vi命令方式。此時,從鍵盤上輸入的任何字元都被作為編輯命令解釋。
② 輸入方式:通過輸入vi的插入命令(i)、附加命令(a)、開啟命令(o)、替換命令(s)、修改命令(c)或取代命令(r)可以從命令方式進入輸入方式。在輸入方式下,從鍵盤上輸入的所有字元都被插入到正在編輯的緩衝區中,被當作該檔案的本文。
③ ex 轉義方式:vi和ex編輯器的功能相同,二者的主要區別是使用者介面。在vi中,命令通常是單個字母,如a,x,r等。而在ex中,命令是以enter鍵結束的命令列。
11. linux核心
概述
Linux系統大致可分為三層:
i. 靠近硬體的底層是核心,
ii. 中介層是核心之外的shell層,
iii. 最高層是應用程式層。
Linux 系統核心:使用者層、核心層、硬體層。
Linux 作業系統時採用單塊結構的作業系統。
12. 檔案系統
Linux 使用的主要檔案系統是ext3、ext2
① ext2檔案系統
支援標準UNIX檔案類型,包括普通檔案、目錄檔案、特別檔案和符號連結。
i. 索引節點:又稱I節點,每個檔案都有唯一一個索引節點。ext2檔案系統的索引節點起著檔案控制區的作用,利用這種資料結構可對檔案進行控制和管理。
② 虛擬檔案系統
Linux系統支援多種檔案系統,為此,必須使用一種統一的介面,這就是虛擬檔案系統(VFS)。
i. VFS索引節點:VFS中每個檔案和目錄都有一個且只有一個VFS索引節點。
13. 記憶體管理
Linux系統採用虛擬記憶體管理機制,使用交換和請求分頁儲存管理技術。
分頁儲存管理的基本方法:
邏輯空間分頁、記憶體空間分頁、邏輯地址表示、記憶體配置原則、頁表。
請求分頁的基本思想:
請求分頁儲存管理技術是在簡單分頁儲存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二者的根本區別是,請求分頁提供虛擬儲存空間。它的基本思想是,當執行一個程式時,才把 它換入記憶體,但並不把全部程式都調入記憶體,而是用到哪一頁就調入哪一頁。這樣減少了兌換時間和所需記憶體空間,允許增加程式的道數。
Linux的多級頁表
在x86平台的linux系統中,地址嗎採用32位,因而每個進程的虛存空間可達4GB。Linux核心將這4GB的空間分為兩部分:最高地址的1GB是“系統空間”,供核心本身使用;而較低地址的3GB是各個進程的“使用者空間”。
14. 進程通訊
Linux系統支援多種內部進程通訊機制(IPC),最常用的方式是訊號、管道,以及UNIX系統支援的System V IPC機制(即訊息通訊、共用資料區段和訊號量)。
15. 硬體裝置
三種:塊裝置、字元裝置和網路裝置。
16. Gcc編譯系統
四個階段:預先處理階段、編譯階段、彙編過程和串連階段。
17. gdb主要協助使用者偵錯工具時完成4方面工作:
① 啟動程式,按使用者要求影響程式的運行行為。
② 使運行程式在指定條件處停止。
③ 當程式停止時,檢查它出現了什麼問題。
④ 動態改變程式的執行環境,這樣就可以先糾正一個錯誤,然後在糾正其他錯誤。
18. Make工具
Make的主要功能是,執行產生新版本的目標程式所需的各個步驟,即自動檢測一個大型程式的哪一部分需要重新編譯,然後發出命令,重新編譯它們。
重要的make檔案:makefile檔案
19. 系統調用:是作業系統提供的、與使用者程式之間的介面,也就是作業系統提供給程式員 的介面。它一般位於作業系統核心的最高層。
20. 庫函數:其中含有系統提供的大配量序。它們解決帶共性的問題,並為程式的開發和執行提供更方便的環境。
21. 進程通訊的幾種主要手段
管道及有名管道、訊號、訊息、共用記憶體、訊號量和通訊端。
22. 使用者和工作群組管理
系統中每個使用者都有一個個人帳號,每個帳號有不同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Useradd [選項] [使用者名稱]
工作群組:將具有相似許可權的使用者劃入同一個工作群組,那麼,這些使用者就自動獲得了該工作群組的許可權。
Groupadd [選項] [組名]
23. 系統管理員的職責是什嗎?
① 設定整個電腦系統,包括硬體和軟體,如安裝硬體裝置,安裝作業系統和軟體包,為使用者建立帳號等。
② 做適當的備份和需要時的恢複。
③ 處理由於可供使用的電腦資源有限而遇到的問題。
④ 排除由於串連問題而造成的系統通訊阻塞。
⑤ 進行作業系統的升級和維護。
⑥ 為使用者提供常規支援。
24. 安全管理的目標
① 防止非法操作。
② 資料保護。
③ 正確系統管理使用者。
④ 保證系統的完整性。
⑤ 記賬。
⑥ 系統保護。
25. 安全管理要素
① 物理安全管理
② 普通使用者安全管理
③ 超級使用者安全管理
26. 基本網路命令
Ping 命令:用來測試本機系統是否能夠到達一台遠程主機以及到達的速率。
Ifconfig命令:指定一個網路介面地址或者設定網路介面的參數,用來在引導時設定必要的網路介面。
Netstat命令:用於對TCP/IP網路通訊協定和串連進行統計。
27. NFS的基本工作原理
NFS是一種基於TCP/IP的,專門負責檔案操作的應用程式層軟體,它建立在XDR(外部資料表示)和RPC(遠端程序呼叫)機制上。
28. 即時核心調度的單位
① 動態性 ② 並行性 ③ 非同步獨立性
oracle linux瞭解基本命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