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輸出緩衝(output_buffering)小記 — 尚有疑問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首先明確一下PHP的輸出順序

1.開啟了php輸出緩衝: echo,print -> php output_buffring -> server buffering -> browser buffering -> browser display

2.未開啟php輸出緩衝: echo,print -> server buffering -> browser buffering -> browser display

 

另外明確一下瀏覽器的輸出緩衝:IE為256Bytes, Chrome與FireFox為1000Bytes,只有輸出資料達到了這個長度或者指令碼結束瀏覽器才會將資料輸出在頁面上

 

再來說說用到的幾個PHP設定和API:

1.php.ini中的output_buffering配置

  • Off: 表示關閉PHP輸出緩衝
  • On: 開啟無限大的輸出緩衝
  • 4096: 開啟大小為4096Byte的輸出緩衝

2.php.ini中的implicit_flush配置

  • On: 表示每次輸出(如echo,print)後自動調用flush()函數後,直接輸出
  • Off: 與On相反,每次輸出後不會調用flush(),需要等到server buffering滿了才會輸出,但是我們可以用flush()函數代替它,不開啟也沒關係,反而更加靈活

3.ob_flush()函數: 取出PHP buffering中的資料,放入server buffering

4.flush()函數: 取出Server buffering的資料,放入browser buffering

5.ob_start()函數:對於這個函數我現在瞭解的不是很清楚,因為開啟後輸出就會不受ob_flush()控制,即使使用ob_flush()和flush(),資料也不能立即輸出在瀏覽器上.現在知道的是,如果output_buffering=Off,即使使用了ob_start(),也是無法將輸出資料緩衝的,而如果output_buffering=On的話,即使不用ob_start(),輸出資料也可以被PHP緩衝,所以覺得ob_start比較廢,暫時不管他

 

然後我們來看代碼吧(設定output_buffering=4096,implicit_flush=Off)

 1 <html> 2     <body> 3         <?php 4             // ob_start();    //這玩意開了就會不正常,輸出不受ob_flush()控制,不知道到底幹嘛用 5             // echo str_repeat(' ' ,1000);    //IE緩衝256Bytes 6             echo str_repeat(' ' ,1000);    //Chrome和FF緩衝1000Bytes,這裡用來先將瀏覽器緩衝用掉,但是很疑惑這一行輸出為什麼沒有被output_buffering存起來,而是直接輸出了 7             for($i=0;$i<5;$i++) { 8                 echo $i.'<br />'; 9                 ob_flush();10                 flush();11                 sleep(1);12             }13         ?>14     </body>15 </html>

這裡代碼輸出結果是一行一行輸出的,具體原理大家參考一下ob_flush()和flush()函數的功效

這兩個函數缺了任何一個在我這種設定下都是要等到 0, 1, 2, 3, 4都緩衝起來後最後一起輸出

最後引用一段Laruence的一段blog,希望對大家的理解有協助

ob_flush/flush在手冊中的描述, 都是重新整理輸出緩衝區, 並且還需要配套使用, 所以會導致很多人迷惑…

其實, 他們倆的操作對象不同, 有些情況下, flush根本不做什麼事情..

ob_*系列函數, 是操作PHP本身的輸出緩衝區.

所以, ob_flush是重新整理PHP自身的緩衝區.

而flush, 嚴格來講, 這個只有在PHP做為apache的Module(handler或者filter)安裝的時候, 才有實際作用. 它是重新整理WebServer(可以認為特指apache)的緩衝區.

在apache module的sapi下, flush會通過調用sapi_module的flush成員函數指標, 間接的調用apache的api: ap_rflush重新整理apache的輸出緩衝區, 當然手冊中也說了, 有一些apache的其他模組, 可能會改變這個動作的結果..

  1. 有些Apache的模組,比如mod_gzip,可能自己進行輸出緩衝,
  2. 這將導致flush()函數產生的結果不會立即被發送到用戶端瀏覽器。
  3.  
  4. 甚至瀏覽器也會在顯示之前,緩衝接收到的內容。例如 Netscape
  5. 瀏覽器會在接受到換行或 html 標記的開頭之前緩衝內容,並且在
  6. 接受到 </table> 標記之前,不會顯示出整個表格。
  7.  
  8. 一些版本的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只有當接受到的256個
  9. 位元組以後才開始顯示該頁面,所以必鬚髮送一些額外的空格來讓這
  10. 些瀏覽器顯示頁面內容。

所以, 正確使用倆者的順序是. 先ob_flush, 然後flush,

當然, 在其他sapi下, 不調用flush也可以, 只不過為了保證你代碼的可移植性, 建議配套使用.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