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eb Service
對這個問題,我們至少有兩種答案。從表面上看,Web service 就是一個應用程式,它向外界暴露出一個能夠通過Web進行調用的API。這就是說,你能夠用編程的方法通過Web來調用這個應用程式。我們把調用這個Web service 的應用程式叫做客戶。例如,你想建立一個Web service ,它的作用是返回當前的天氣情況。那麼你可以建立一個ASP頁面,它接受郵遞區號作為查詢字串,然後返回一個由逗號隔開的字串,包含了當前的氣溫和天氣。要調用這個ASP頁面,用戶端需要發送下面的這個HTTP GET請求
2、物件導向
定義: 首先根據客戶需求抽象出業務對象;然後對需求進行合理分層,構建相對獨立的業務模組;之後設計商務邏輯,利用多態、繼承、封裝、抽象的編程思想,實現業務需求;最後通過整合各模組,達到高內聚、低耦合的效果,從而滿足客戶要求。 物件導向的概念具體要求的確定,各自有各自的理解。
⑴對象。 對象是人們要進行研究的任何事物,從最簡單的整數到複雜的飛機等均可看作對象,它不僅能表示具體的事物,還能表示抽象的規則、計劃或事件。
⑵對象的狀態和行為。 對象具有狀態,一個對象用資料值來描述它的狀態。 對象還有操作,用於改變對象的狀態,對象及其操作就是對象的行為。 對象實現了資料和操作的結合,使資料和操作封裝於對象的統一體中
⑶類。 具有相同特性(資料元素)和行為(功能)的對象的抽象就是類。因此,對象的抽象是類,類的具體化就是對象,也可以說類的執行個體是對象,類實際上就是一種資料類型。 類具有屬性,它是對象的狀態的抽象,用資料結構來描述類的屬性。 類具有操作,它是對象的行為的抽象,用操作名和實現該操作的方法來描述。
⑷類的結構。 在客觀世界中有若干類,這些類之間有一定的結構關係。通常有兩種主要的結構關係,即一般--具體結構關係,整體--部分結構關係。 ①一般--具體結構稱為分類結構,也可以說是“或”關係,或者是“is a”關係。 ②整體--部分結構稱為組裝結構,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一種“與”關係,或者是“has a”關係。
⑸訊息和方法。 對象之間進行通訊的結構叫做訊息。在對象的操作中,當一個訊息發送給某個對象時,訊息包含接收對象去執行某種操作的資訊。發送一條訊息至少要包括說明接受訊息的對象名、發送給該對象的訊息名(即對象名、方法名)。一般還要對參數加以說明,參數可以是認識該訊息的對象所知道的變數名,或者是所有對象都知道的全域變數名。 類中操作的實現過程叫做方法,一個方法有方法名、傳回值、參數、方法體。
特徵:⑴對象唯一性。 每個對象都有自身唯一的標識,通過這種標識,可找到相應的對象。在對象的整個生命期中,它的標識都不改變,不同的對象不能有相同的標識。
⑵抽象性。 抽象性是指將具有一致的資料結構(屬性)和行為(操作)的對象抽象成類。一個類就是這樣一種抽象,它反映了與應用有關的重要性質,而忽略其他一些無關內容。任何類的劃分都是主觀的,但必須與具體的應用有關。
⑶繼承性。 繼承性是子類自動共用父類資料結構和方法的機制,這是類之間的一種關係。在定義和實現一個類的時候,可以在一個已經存在的類的基礎之上來進行,把這個已經存在的類所定義的內容作為自己的內容,並加入若干新的內容。
⑷多態性(多型) 多態性是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數、過程可作用於多種類型的對象上並獲得不同的結果。不同的對象,收到同一訊息可以產生不同的結果,這種現象稱為多態性。 多態性允許每個對象以適合自身的方式去響應共同的訊息。 多態性增強了軟體的靈活性和重用性。
詳細:http://baike.baidu.com/view/125370.ht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