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別人 電腦編程 cpu 電子產品 運行時 input 解釋執行 inpu strong
bentian,經過這幾周的python學習。深深滴體會到自己的不行。為了學好python決定定期學習並分享一些關於python的知識。趁著自己還年輕,Fighting!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下面可謂是聽課筆記,請大家笑納!
電腦的概念
電腦是根據指令操作資料的裝置。
電腦的兩個特性:
功能性:對資料的操作,表現為資料計算、輸入輸出處理和結果儲存等;
可程式化性:根據一系列指令自動地、可預測地、準確地完成操作者的意圖。
電腦的發展參照摩爾定律,表現為指數方式。
摩爾定律是電腦發展曆史上最重要的預測法則,該定律是由Intel公司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在1965年提出的。
摩爾定律是一個預測定律,其主要內容是單位面積整合電路上可容納晶體管的數量約每兩年翻一番。(CPU\GPU、記憶體、硬碟、電子產品價格等都遵循摩爾定律)
程式設計語言按照執行方式來劃分,分為編譯和解釋。
原始碼:採用某種程式設計語言編寫的電腦程式,人類可讀。例如:result = 2 + 3
目標代碼也稱機器語言:電腦可直接執行,人類不可讀(專家除外)例如:1001001110
編譯
將原始碼一次性轉換成目標代碼的過程(執行編譯過程的程式叫做編譯器)
解釋
將原始碼逐條轉換成目標代碼同時逐條啟動並執行過程(執行解釋過程的程式叫做解譯器)
對比編譯和解釋
編譯:一次性翻譯,之後不再需要原始碼(類似英文翻譯),通過目標代碼運行程式。
解釋:每次程式運行時都需要原始碼的參與(類似即時的同聲傳譯)
不同的原始碼執行方式帶來了不同的程式實現的方式。
根據執行方式不同,程式設計語言分為兩類:
- 靜態語言 使用編譯執行的程式設計語言 例如:C\C++、Java語言
- 指令碼語言 使用解釋執行的程式設計語言 例如:Python、javascript、PHP語言(之前一直聽別人說,指令碼指令碼的,現在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靜態語言和指令碼語言
靜態語言 編譯器一次性產生目標代碼。最佳化更充分,程式運行速度更快
指令碼語言 執行程式時需要原始碼,維護更靈活(因為原始碼一直都在。)
程式的基本編寫方法
IPO
I Input 輸入(程式的輸入有許多方式,從檔案獲得輸入、從網路獲得輸入、控制台輸入、互動介面輸入、內部參數輸入等)輸入是程式的開始。
O Output 輸出(程式經過一定運算之後,將程式的結果輸出到控制台稱為控制台輸出、輸出為圖形介面稱為圖形輸出、檔案輸出、網路輸出、作業系統內部變數輸出等)輸出是程式展示運算結果的方式。
P Process 處理(處理是程式對輸入資料進行計算產生輸出結果的過程)處理方法統稱為演算法,它是程式最重要的部分。
電腦編程
編程體現了一種抽象互動關係、自動化執行的思維模式,簡稱為計算思維。
小結
*電腦具有功能性和可程式化性。
*電腦是按照指數方式快速發展。
*編譯和解釋,靜態語言和指令碼語言。
*基本的程式編寫方法 IPO。
python隨筆一:電腦概念以及程式設計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