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Linux下讀取Windows的註冊表是個異想天開、無法實現的想法,忽然發現了老外寫的一段小文章 http://xtor.warp.es/?p=25,才知道原來早就有人做過了。
為了在linux下能夠解讀註冊表檔案,需要幾個小工具:首先是一個Pascal語言寫的dumphive,負責將windows註冊表檔案轉換為文字格式設定;另外還需要Win32-Registry-File-1.10,這是一個用perl語言寫的,分析、讀取註冊表的工具,同時Win32-Registry-File-1.10還依賴另外一個perl工具Tie-IxHash-1.22。
dumphive的為http://gitorious.com/canaima-gnu-linux/dumphive/commits/upstream,Win32-Registry-File-1.10為http://search.cpan.org/~avatar/Win32-Registry-File-1.10/File.pm,Tie-IxHash-1.22為http://search.cpan.org/~chorny/Tie-IxHash-1.22/lib/Tie/IxHash.pm
在正式開始工作前,先要將工具軟體安裝好,首先解壓縮dumphive包,由於它是由Pascal語言寫出的,所以要下載free Pascal的編譯器,在Ubuntu下,用apt-get install fpc即可,然後進入src目錄下,直接make就可以獲得dumphive可執行程式了。再安裝Win32-Registry-File-1.10和Tie-IxHash-1.22,這兩個perl程式的安裝方法類似,先解壓,在運行perl MakeFile.pl 產生makfile,再運行make,最後make install
真正的工作就可以開始了
1.首先將windows所在分區掛載到/mnt/目錄上,(如果掛載不了,需要下載並安裝ntfsprogs)
2.cp /mnt/WINDOWS/system32/config/SYSTEM /tmp/system 將註冊表檔案拷貝到tmp目錄下
3.dumphive /tmp/system /tmp/system.reg 將註冊表檔案轉換為文字格式設定
4.再編寫一個test.pl指令碼 ,比如:
use Win32::Registry::File;
$reg = new Win32::Registry::File();
$reg->open('system.reg');
use Data::Dumper;
print Dumper($reg->get(['system/ControlSet001/Control']));
然後perl test.pl就可以看的ControlSet001/Control下的結構了。注意這裡的get後的參數中的system,跟第2步時產生的檔案名稱有關,如果將windows下的註冊表檔案拷貝成aaa,再用dumphive去轉換,則產生的註冊表文字檔都是以aaa開頭的。當執行用cat system.reg,後就可以明顯的看出來。
另外Win7跟xp的註冊表檔案,在linux下解讀出來還是有很大差異的,每一個欄位前都有一個類似UUID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