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cli -h url [-p]
用戶端串連redis
-h 指定redis地址
-p 連接埠號碼,預設3306 AUTH password
通過設定設定檔中 requirepass 項的值(使用命令 CONFIG SET requirepass password ),可以使用密碼來保護 Redis 伺服器。
如果開啟了密碼保護的話,在每次串連 Redis 伺服器之後,就要使用 AUTH 命令解鎖,解鎖之後才能使用其他 Redis 命令。
如果 AUTH 命令給定的密碼 password 和設定檔中的密碼相符的話,伺服器會返回 OK 並開始接受命令輸入。
另一方面,假如密碼不匹配的話,伺服器將返回一個錯誤,並要求用戶端需重新輸入密碼。
因為 Redis 高效能的特點,在很短時間內嘗試猜測非常多個密碼是有可能的,因此請確保使用的密碼足夠複雜和足夠長,以免遭受密碼猜測攻擊。
可用版本:
1.0.0+
時間複雜度:
O(1)
傳回值:
密碼匹配時返回 OK ,否則返回一個錯誤。
設定密碼
redis> CONFIG SET requirepass secret_password # 將密碼設定為 secret_passwordOKredis> QUIT
# 退出再串連,讓新密碼對用戶端生效
[huangz@mypad]$ redisredis> PING # 未驗證密碼,操作被拒絕(error) ERR operation not permittedredis> AUTH wrong_password_testing # 嘗試輸入錯誤的密碼(error) ERR invalid passwordredis> AUTH secret_password # 輸入正確的密碼OKredis> PING # 密碼驗證成功,可以正常操作命令了PONG
清空密碼
redis> CONFIG SET requirepass "" # 通過將密碼設為空白字元來清空密碼OKredis> QUIT$ redis # 重新進入用戶端redis> PING # 執行命令不再要求輸入密碼,清空密碼操作成功PONG
ECHO message
列印一個特定的資訊 message ,測試時使用。
可用版本:
1.0.0
時間複雜度:
O(1)
傳回值:
message 自身。
redis> ECHO "Hello Moto""Hello Moto"redis> ECHO "Goodbye Moto""Goodbye Moto"
PING
使用用戶端向 Redis 伺服器發送一個 PING ,如果伺服器運作正常的話,會返回一個 PONG 。
通常用於測試與伺服器的串連是否仍然生效,或者用於測量延遲值。
可用版本:
1.0.0
時間複雜度:
O(1)
傳回值:
如果串連正常就返回一個 PONG ,否則返回一個串連錯誤。
用戶端和伺服器串連正常
redis> PINGPONG
用戶端和伺服器串連不正常(網路不正常或伺服器未能正常運行)
redis 127.0.0.1:6379> PINGCould not connect to Redis at 127.0.0.1:6379: Connection refused
QUIT
請求伺服器關閉與當前用戶端的串連。
一旦所有等待中的回複(如果有的話)順利寫入到用戶端,串連就會被關閉。
可用版本:
1.0.0+
時間複雜度:
O(1)
傳回值:
總是返回 OK (但是不會被列印顯示,因為當時 Redis-cli 已經退出)。
$ redisredis> QUIT$
SELECT index
切換到指定的資料庫,資料庫索引號 index 用數字值指定,以 0 作為起始索引值。
預設使用 0 號資料庫。
可用版本:
1.0.0+
時間複雜度:
O(1)
傳回值:
OK
redis> SET db_number 0 # 預設使用 0 號資料庫OKredis> SELECT 1 # 使用 1 號資料庫OKredis[1]> GET db_number # 已經切換到 1 號資料庫,注意 Redis
現在的命令提示字元多了個 [1]
(nil)redis[1]> SET db_number 1OKredis[1]> GET db_number"1"redis[1]> SELECT 3 # 再切換到 3 號資料庫OKredis[3]> # 提示符從 [1] 改變成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