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裝Redis
本次學習Redis的基本環境是基於CentOS 6(32位) + Redis 3.0.7的,Redis的下載地址為:http://redis.io/download。
1、解壓安裝包並安裝Redis,由於在Redis的安裝包中已經有現成的Makefile檔案,所以直接make && make install就可以了
# tar -zxvf redis-3.0.7.tar.gz# cd redis-3.0.7# make# make install
2、安裝完成後,在/usr/local/bin目錄下會產生一些可執行檔,如下圖
每個可執行檔的基本作用為:
redis-benchmark:效能測試工具
redis-check-aof:用於修複有問題的AOF檔案
redis-check-dump:用於修複有問題的dump.rdb檔案
redis-cli:Redis用戶端命令列操作工具
redis-sentinel:Redis叢集管理工具
redis-server:Redis伺服器啟動工具
二、Redis伺服器起停
1、啟動Redis Redis啟動時候需要一個設定檔,這個設定檔在解壓後的安裝包目錄中有一個預設的配置,將其複製一份到/etc/redis/目錄下
# mkdir -p /etc/redis# cp redis.conf /etc/redis/
然後就可以使用這個設定檔來啟動Redis了
# redis-server /etc/redis/redis.conf
2、串連Redis 啟動好Redis後就可以使用redis-cli命令來串連Redis並進行一些操作了,該命令預設就是串連運行在本機6379連接埠上的Redis執行個體,如果需要串連其它主機或連接埠的執行個體,可以使用redis-cli命令的-h參數指定IP,-p參數指定連接埠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3、關閉Redis
關閉Redis同樣可以使用redis-cli命令,如下所示,其實是在串連上Redis後就執行shutdown命令,所以其實在使用redis-cli命令串連上伺服器後再執行shutdown命令也可以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shutdown
三、Redis基礎知識 1、單進程 Redis的伺服器程式採用的是單進程模型來處理用戶端的請求,對讀寫等事件的響應是通過對epoll函數的封裝來完成的。Redis的實際處理速度完全依靠主進程的執行效率,假如同時有多個用戶端並發訪問伺服器,則伺服器處理能力在一定情況下會下降,如果想要提升伺服器的並發能力,可以採用在單台機器部署多個Redis進程的方式。 2、多資料庫 一個Redis執行個體中可以允許有多個資料庫,預設情況下一個Redis執行個體有16個資料庫,每個資料庫對外都是用從0開始遞增的數字來命名的,不支援自訂資料庫的名字,使用redis-cli命令預設串連的就是0號資料庫,可以使用select 資料庫編號的方式來切換要使用的資料庫,如下圖
3、資料存放區key Redis資料存放區的key是字串類型的,如果key包含有空格或轉移字元等特殊字元,則整個key需要使用雙引號括起來 4、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 Redis資料存放區的value支援五種類型的資料,如下: String:字串類型,可以用該類型來儲存字串、整型、浮點型的資料,也可以儲存位元據,最大容量為512M List:字串List,底層實現並不是數組,而是雙向鏈表,可以在頭部和尾部插入元素,其時間複雜度都是常數級的,但是元素的定位比數組方式定位慢 Set:字串Set,特點是儲存的元素無序且不可重複,是採用Hashtable來實現的 Hash:就好比Java中的Map來儲存資料 ZSet:字串Set,特點是有序且不可重複,儲存資料的時候可以指定一個score,並根據score來排序;底層使用散列表和跳躍表來實現的,所以讀取中間資料部分也很快